19.第十八章


  “先生,要看这个么?性能很好的……”

  一个温柔的女声传来。循着声音望去,车展门外的角落处,一个稚气未脱的胖乎乎的女孩,望着他,晃了晃手中一张皱巴巴的动力电池的宣传图片。眼神里充满着期许。

  尚书君一愣。他最近在做新能源汽车的选题,动力电池是重点研究对象。

  为了完成这个选题,他已经在车展逛了好几圈,试图寻找“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的蛛丝马迹。

  只可惜,春江水暖鸭先知,他这只“鸭子”来到太早了,车展上几乎全部是传统燃油汽车,连新能源汽车的影子也没见到。

  “新能源汽车啊?我们还在研发阶段……您要不参观下我们最新推出的SUV四门系统……”车厂老板一如既往的客气。国内汽车的保有量每年都在百万辆级增长,车厂赚得盆满钵满,少有做新能源汽车的动力。

  这个女孩出现得恰逢其时。

  “产品呢?”他问。

  “我带您去看看。”见他有兴趣,那女孩开心笑起来,宛如一朵绽放的水莲。

  他没有挪步:“怎么你们产品不在展馆里啊?”

  “租个展馆铺位要花不少钱,我们自己创业……”女孩老实交代。

  每届车展,一些中小型厂商为节省银子,在展馆附近摆摊、招揽客户,时有发生。

  上次全球最大的底特律车展,国内一家车企跑去亮相,在过道上参展,省了上千万元的银子。对于一些务实的厂商来说,有些银子能省则省。

  尚书君决定陪她走上一遭。那女孩倒也熟悉路况,出了展门,走福华三路,拐上益田,过了天桥,又是一番曲折。

  尚书君好奇,边走边问:“你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女孩子家家怎么做起了动力电池?”、“干这一行多久了?”等等。那女孩倒也坦率,一一答了。

  当女孩提到动力电池的主创人员是她和她弟弟时,他有些吃惊:“你弟弟?多大了?”

  当得知女孩口中的弟弟还是个15岁的初中生时,尚书君“扑哧”一下笑了,停下脚步,很郑重地跟女孩子说:“喂,小姐,我想我们都搞错了。我要看的动力电池是应用于真车上的,可不是儿童玩具或者手机电池那种……”

  “我跟你说过我们做的是玩具电池了吗!我们做的就是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啊,马路上跑的这种!”

  女孩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叠资料:“这是我们的产品介绍,你看看。”

  尚书君在心里摇摇头,不过又是街边小店的粗糙印刷品罢了,接过来,并不准备看。

  一瞬间,他觉得好笑:如果傲娇的读者知道来自知名财经周刊新能源科技的专题报道,所采写内容居然来自于一个三无商贩,估计会把记者痛贬一顿。

  “这是我自己做的,虽然花钱不多,但要比街边小店的印刷品,要有设计感一些。”一个丫头片子眼睛够毒的,尚书君不由得仔细打量了那女孩一眼。

  眉尾上扬,刘海被风吹起来,露出高阔光洁的额头,女孩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很麻利地用手把凌乱的发丝在额前梳理平铺了一番。

  他还是第一次见女孩子长了这么一个如此高阔的额头,难怪刘海留那么稠密,尚书君暗笑不语,但对女孩多了几分关注。

  “看我脸干什么,我脸上可没有设计感。”女孩嘟囔了一句,像是开玩笑,但又不太习惯自我解嘲。

  “我倒觉得你脸上的设计感,比这个宣传单有意思多了。”尚书君调侃了一句。采访过程中,一旦明确工作上将一无所获,他都会开启油腔滑调。

  他想一走了之,但又试图用另一种截然不同观点鼓励自己留下来,继续跟着这女孩:商业科技的奇迹无处不在,凡人所在之处,都可能是奇迹的创造者,现代科技的神话就是这么来的。

  他倒要看看,这个弟弟和姐姐到底有什么样的技术能力,啃动力电池这样的硬骨头。

  如果新闻报道,能以这个“寻觅之旅”作为开头,岂不是很吸引人……经过了如此这般的价值判断自我修正之后,他立刻又充满期待地,跟着那女孩往前走。

  两人大约又走了十分钟,好像还没到地方。

  尚书君问:“还有多远?”

  那女孩指着前面:“那栋小红楼看到了么,就在那里!”

  满眼的农民房,纵横交错,鳞次栉比,哪有什么小红楼。又走了一会儿,终于拐进一条小巷。巷子很窄,两边皆是土著民加盖的握手楼,人来人往,充满了市井气的热闹。

  “我们那栋小楼刚建的时候,这周边还是大片大片的空地,荒芜得很,不知怎么的,后来就建起了房楼,你一栋我一栋的,越建越多,越盖越密……”

  一路走来,女孩似乎不用担心这个潜在客户的流失问题了,此时此刻的客户粘性已经胜券在握了。所以她才略显松弛地道了这样的题外话。

  紧走了几步,女孩说: “到了。”

  巷子尽头,一栋红砖小楼,矗在眼前。那女孩从背包里掏出钥匙,踮脚开门,进屋拧灯。

  尚书君回头朝身后的巷子看了看,市井气的热闹一如既往,心踏实下来,跟着进了屋。

  那是尚书君第一次见识如此庞大数量的车模现场。整个一楼满满当当,全是。

  “这是私人车模收藏馆么?”他惊问。

  “嗯。二楼、三楼也全是呢。四楼停着的是几辆限量版的‘真家伙’。”她轻描淡写回答。

  “你收藏的?”他从陈列架上,拿出一个福特车模,底盘上写着“1901年制”,福特家族成立公司之后的第一款量产汽车,极其珍贵的限量版!

  “老板的……。”

  “实验室在地下。我现在就带您去……。”她穿过陈列架,往大厅的深处走。

  “不着急,不着急。”对车极度敏感的他,完全被满屋子的车模吸引住了,他还想去二楼、三楼看看呢。对了,还有四楼。听这女孩说四楼是“真家伙”,什么意思,难道说真正的限量版跑车么?

  “先生,请您放心,看完产品,我会带您参观这里的车模展品的。”

  他跟着她往地下室走去。很多年之后,尚书君都在试图回忆,地下实验室的规模……

  在木质楼梯上,往下走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就是,这么一个不知之前从哪个科幻小说里读来的句子:地下科学实验室位于地下深处,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免受宇宙射线影响,因而是进行暗物质探测实验的最理想的所在。...

  当地下实验室在他眼前一览无余时,他惊叹于它的壮观。当然,他一个行外人没有资格评价其设备用具的先进性,他满脑子的形容词就一个字:大。

  那此经历,直到今天回顾起来,依然有虚幻之感。如果说上万件珍藏版车模带给他的是一种震撼,那么藏匿在地下里的那间设备齐全的试验室,以及那个天才少年所展示出来的才艺,则是另一种震撼,叹为观止的震撼!

  当然,还有坊间传说,当年苏维埃就是在这里,打造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第一辆电动汽车。

  许多年后,仍令他觉得不可思议……

  …………

  又做梦了。

  还是那个胖女孩。

  还是车展门口。

  开口还是那句话:“先生,您要看这个么?性能很好的……”

  10年过去了,还是常常梦到,刚做记者时的那次采访。

  尚书君伸了个懒腰。从座位上站起来,他要见的人迟迟未到,不觉间,就趴在台桌上睡着了。

  不过这个梦,做得还挺有意思:他现在待的这个地方就是梦中的那个小红楼,而他今天要见的人,也是梦中的那个胖女孩----苏小圆。

  小红楼虽然整体上还保持着原来的架构,但细节上基本都做了改动。一二楼被建成了餐馆。

  餐馆名字,“巨轮时代”四个大字,刻在一块金属质感十足的匾额上,字体是红色的,粗犷有力。

  门前的檐廊下,栽种着奇花异草,盛草木的花盆倒是别出心裁,大部分是一些破旧轮胎和锈迹斑斑的车模。

  餐厅里,随处可见车的元素,墙壁上的名车logo,壁橱上摆放的车模,甚至就餐桌椅都是些车的造型。

  最明显的变化是,门里的旋转楼梯似乎比原先小了很多,从这里可以直接上到二楼的就餐区,再往上就被封闭了。地下室也没有门。不知道里面的实验室还在不在。

  就餐区的包房里人声鼎沸,好像是某家车企的部门餐会。喝到尽兴处,有人被怂恿着一展歌喉,是鬼哭狼嚎的《死了都要爱》,这种“始于显摆,终于破音”,最终引来的自然又是一阵哄笑。

  尚书君突然想到这栋房子的原始主人,那个盛于传说的苏维埃博士当初从土著民手中买下这块地,建起小红楼和技术实验室,势必要扎根这里,好好大干一番的架势。

  据说,他第一次回国,给伏氏公司作了未来50年汽车发展报告。当时做报告的真实场景,只有亲历者才能见到,却最能引发后人的无限想象。可以想象得到的是,报告结束后,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伏元年当即对苏维埃说:“我认为中国将成为完全有能力自主开发汽车的大国,中国汽车公司如果一味的靠外国公司的技术支撑,而不愿意在自主技术上下苦功,未来想要接轨世界都将困难重重。你是我们一直想找的那个人,你回来,我们一起创业,一起自主研发,一起开创中国汽车新天地。”

  “一起开创中国汽车新天地”,这十多个字,彻底打动了苏维埃压抑了多年的创业激情,于是,他回国了。

  苏维埃当年瞻望的未来50年汽车发展报告,具体谈了哪些内容,已不得而知。单从技术和市场消费角度,苏维埃显然预料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但他绝对没预料到自己未来的人生,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

  当然,他不曾预料到的,还包括这栋红楼的命运。这栋由他一心筹建的红楼馆,很多年后,居然被改成了餐饮店。

  真是命运的捉弄!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93442/99327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