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朝暮恨晚 > 第47章 第四十六章

第47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康昭三十七年京华城破的这天,平日里熙熙攘攘七嘴八舌的车水马龙全然没了踪影,上到朝臣、下至贱民,人们全都紧闭门户大门不出,仿佛与起义军达成了某种共识。

        起义军过门不入,只顾攻陷京华城中的各处望楼和哨所,以及六部府衙。

        举京华的人都知晓两件事情:一件,最地道的京华吃食在风夕楼。另一件,最气阔的京华府邸在杨家和孙家。

        此时,杨京卿和孙昭式都左拥右抱着十几房姬妾,蜷缩在各家府邸地下的密室中瑟瑟发抖,一言都不敢发。

        李广旭、费闵笙、陈皓和林知啸带着人闯进杨府和孙府时,发出了一阵地动山摇的叫嚷和脚步声。

        杨孙二人暗知—死期已到。

        李广旭和陈皓去了杨府,费闵笙和林知啸带人进了孙府。

        这样的人事安排是宋桢和言照精心策略过的,以免一个太重义气,冷静不下来,需安排个人盯着。

        果真,如宋、言二人所料,那费闵笙就不用说了,性子一贯嫉恶如仇,这些年江湖中听了多少杨孙二人的恶行丑事,拎过来孙昭式的领子,挥刀就来砍;那陈皓更是与杨孙二人隔着弑兄的血海深仇的,此刻也再难克制,恨不得将杨京卿就地处决,来个碎尸万段。

        还好,李广旭和林知啸在一旁劝住了那两个“绿林好汉”,最终,两队人分别将杨京卿和孙昭式捆成了两只无肠公子,命人好生羁押起来,单独看管,等候发落。

        佞臣已除,六部府衙已收入囊中,起义军直逼皇城宫殿。

        宋桢和言照各扛着一面军旗,朝皇城杀去。

        两面火红的烈烈军旗下,两道乌躁溜烟似的人马一同冲了进去,激起片片尘土,在青天白日冬初雪末间宛如两条磅礴的墨龙,一气跃入皇宫朱红色的威严宫门,气震山河之势如同东海海水冲翻了南天门。

        皇城禁卫此生哪里见过这等气势,许多当庭缴械投降,溃败千里。

        一路冲杀,宋桢和言照走在最前,秦终、程延紧跟其后,不出两炷香,便杀到了御前临朝的光明殿。

        此刻,龙盘蛟螭的华灿殿堂内血光飞天,言照一回头,不知何时陈皓和林知啸也杀入了身边打作一团的乱军,而与他们同去的李广旭和费闵笙却不知去向。

        一团乱麻中,言照不禁忧心起那不见的两人的处境。

        片刻之后,光明殿内御前禁军所剩不多,眼见着起义军即将剿灭全军,然而那最后残剩下来的禁军兵士却殊力反抗着,两方一时间都有些力颓。

        就在这时,只见言照一直惦念的李广旭和费闵笙走进了大殿,费闵笙将手中的剑高高昂起,那剑头似乎还刺着什么东西。那两人身后还押着一众人等,都是宫廷女眷和宦官侍郎的打扮。

        “都停手!看看老子手里是什么?”只听费闵笙粗豪的嗓子吼道。

        众人渐渐偃旗息鼓,回神望过去。

        只见费闵笙那高高昂起的剑端挑着的正是齐帝景仲的人头。

        言照一干人并未见过齐帝,然而正与他们对战的一种禁卫军和陈皓却尽皆震惊万分,程延在一旁眨了眨眼睛,生怕自己瞧的不真切。

        就在拿下杨府和孙府后,李广旭和费闵笙与陈皓、林知啸商议好,陈林二人先去光明殿助宋桢他们,李、费则去后殿拿下齐帝。

        擒贼先擒王自是古来兵法,李广旭和费闵笙最初却也没想要了景仲的命,只是那齐帝不知发什么疯,一气乱扑,结果费闵笙一个寸劲,便不小心要了他的命。

        殊不知,那是他这一生,唯一竭尽气力反驳运命的一次。

        “圣,圣上…”那个正与宋桢酣战的禁卫统领无望地喃。

        自此,禁卫军纷纷缴械投降。

        自此,大势已定。

        正当殿内众人纷纷收刀撂剑时,宋桢也气象威仪地环顾四周,却见起义军重甲兵雷南突然神色仓皇地跑进殿内。

        雷南刻意绕过了此时正将一众禁军收押捆绑的鼎沸兵士,避过了众人的注意,从偏殿那头绕到了宋桢身边,低声附耳在宋桢身旁说了两句什么,只见宋桢神色几变。

        那巨变的神情只有一瞬之间,却被言照敏锐地捕捉到。

        片刻后,宋桢又恢复成那副处变不惊的神态,了然于心似的看着殿内发生的一切。

        宋桢眼光蓦地与言照相对,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个无可奈何的苦笑。

        言照心中暗忖,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正当众人方才与齐帝作乐的妃嫔和侍卫内臣押入大殿之时,言照挽袖抱肩立在一旁,方才因激烈打斗使得他的外衫被撕碎成片,他索性也就不穿了,直接将褴褛的外衫脱了下来,露出了腰间一直以来挂着的青玉佩和烟青扇坠来。

        他袖子也挽着,露出两截白皙的胳膊,其中一条上边还露着一块绯色的胎记。

        “这些人要怎么处置?”林知啸冷静地问,对于刑审之事,他已有了一种舍他其谁的自觉。

        宋桢这时正被雷南方才所言之事扰得心绪不宁,早就没耐性处理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了,于是看了一眼身边的秦终,秦终领意,立刻接口,将眼前的事揽了过来。

        “内臣、禁军发往边疆,后宫嫔妃按祖制送入寺庙。”秦终仍是淡淡的,世事斗转八千年也仍是这个样。

        然而,令众人都无从预料的荒诞事儿出现了。

        突然之间,内臣侍卫中那个跟了齐帝一辈子的崔公公猛然跪着扑向言照,口中尖利地大喊“四皇子救我!四皇子救我!”

        众人顿时讶然,心中疑窦丛生,言照也不明就里,云里雾里地瞪了一眼崔公公。

        那崔公公在宫中服侍多年,察言观色最为精通。他见言照腰间佩着的那块青玉佩和胳膊上的那块绯色胎记,又见此时气定神闲地立在宋桢身边,看着两人交情匪浅,这起义军中的众人都对他礼待有加,便知言照在起义军中地位不低。

        也是狗急跳墙,他才想出这一出,将他为景仲抱守半生的秘闻宣了出去。

        “你到底是何意?”言照冲崔公公厉声问道。

        只见崔公公二话不说,先对着言照三叩九拜,又紧抱着言照的腿,声泪涕下地喊了一句:“京华无问风与月,美人乡里弄清影!”

        言照眼中神色风变,众将帅此刻见言照无比专注地问那崔公公,“你认得我母亲?”

        跪在地上的崔公公此时好不容易才止住抽噎,抹了抹泪,呜呜咽咽地说:“四皇子,这些年您受苦了!康昭三十年那年,圣上好不容易力排众议废掉了先前的曹皇后,正准备接言娘娘入宫呢,那紫云乡的老鸨却回说言娘娘和小皇子都感染时疾,病—故—了!”

        “你,”言照深吸了口气,低声问,“休得胡言!”

        崔公公见眼前这根救命稻草不信他,顿时也慌了神,连忙道:“老奴不敢!给老奴一万个胆子,老奴也不敢欺瞒您呐!”崔公公服侍齐帝一生,如今也一把年纪了,却哭得像个孩子般凄厉,“您…您腰间佩着的这枚青玉佩,是我大齐历代帝后才享佩的圣物,当年圣上将此物给了言娘娘做信物,圣上自己也有一枚的,且每日佩着的!”

        崔公公跪着向前贴了几步,与言照离得更近,“若,若说玉佩大家不信,还有这块梅花胎记!”崔公公抓着言照的一条胳膊展示给众人看,“这块梅花胎记是皇族景氏的血统证身,先前的三位皇子在胳膊上都有的,圣上也有一块一模一样的,不信,各位官家老爷大可去验一验!”

        不消多时,林知啸便将齐帝景仲那副失了脑袋的残尸抬了进来,果真,在同一处,有一块完全一样的绯色胎记;在他腰间,佩着一枚一般无二的青色玉佩。

        崔公公哭天喊地地诉着,在场的一众统领、江湖侠客纷纷惊掉了下巴,此刻都六神无主的样子。

        言照怔怔地望着那副残尸。

        这就是他素未谋面的父亲?

        言照心中翻涌着言倾倾将这块青玉佩交给他的那日以及她对他临终的嘱咐——“照儿,你心性豁达,娘心中甚慰。不是娘不愿意告诉你你的身世,只是这牵扯太广了,交代给你反而会害了你。如今这世道浇漓,人心薄凉,娘对你别无他求,只愿你一生快意自然,远离这皇城的是是非非。所以,我走后,你便离了京华吧……”

        “也就是说,”程延在一旁低声对李广旭说,“言照是大齐皇…皇子?”

        李广旭也着实惊讶,却显得稍微沉着些。他没做声,程延却从他默认的神态中读出了一切。

        程延下意识地扭过头去看费闵笙,却看见了费闵笙剑端挑着的那颗猩红狰狞的头。

        “那是言照的生身父亲?!”程延心中自惊,却不敢道出口。

        此时此刻,与程延有着相同想法的人还有宋桢和秦终。

        秦终仍是那副淡漠的样子,心中也颇为震惊。铁马冰河半生,天雷滚滚的事他也没少见,可他倒是真没料到,大齐四皇子竟是剑门掌门。

        宋桢反复品着崔公公的话,生怕自己理解有误,一时间心绪千万。当他确认了自己的想法时,面容却顿时光风霁月,豁然开朗。

        “臣恭请四皇子荣登大位!”


  (https://www.xdingdiann.cc/ddk49060815/3010325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