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皇汉十三州 > 第二百一十九章 传国玉玺2

第二百一十九章 传国玉玺2


  李在先道:“几十年前,前朝楚帝刘玉良知道大势已去,将六块玉玺分给了自己的六个皇子,却将长子赶出了京城,也就是现在的新楚国皇帝。刘玉良死后,却将皇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旧楚国末帝,朱时进做乱,楚国未帝身死国裂,太祖起兵肃反。占有关中三辅。”

  陈炎平想了想,道:“太祖爷爷的事我知道一些。不过玉玺从来都是放在一起的,而父皇那里怎么就只有三块?但这事又不对了呀,父皇那里有三块宝玺,楚国末帝不是只分到了一块么,加上传国玉玺也才两块,如果太祖爷爷是从朱时进那里得到了这两块,那还有一块哪来的?”

  李在先冷笑一声道:“我刚刚不是说过了么,不是前朝留下的。”

  “什么意思呀?”陈炎平根本没听懂。

  李在先道:“当时太祖皇帝进长安城肃反,领军的就是我跟王辅臣!玉玺根本没有找到。”

  陈炎平十分意外:“没找到?什么意思呀,你是说父皇私藏的那几块玉玺是假的?不可能呀,以我的眼力不可能看走眼的。而且父皇也当宝贝收藏着呢。”

  李在先又道:“这件事,得从几十年前的那天夜里说起了。我,王辅臣、你太祖皇爷爷,各带一支人马攻北、东、西,三面城墙,张载带兵埋伏于南城外。”

  陈炎平道:“围而必厥,三面攻城,留出一面,让他们跑,路上埋伏,很是正常呀。”

  李在先道:“最先杀入长安城的是王辅臣,他的兵士杀入城中,分派一支去北门,开了城门,我才从北门杀入,又分一支去东门,你太祖皇爷爷这才进的城。”

  “那又如何?”陈炎平问。

  李在先说:“太祖杀入皇宫之时,王辅臣早就进去了,杀了朱时进,但是皇宫里根本没有玉玺!一块也没有。”

  陈为平道:“你别大喘气呀,这你都说了两遍了,到底怎么回事呀。”

  李在先道:“一夜大战过后,赵文庸、魏国顾开始整理府库户籍,王辅臣整理城中亲军卫士,让我去收编攻伐其它未投降的朱时进旧部。而年级轻轻的张世丙,当时管着的是长安治安与刑狱。没多久,你太祖爷爷便登极称帝了,赵文庸、张载、魏国顾封为辅政大臣、王辅臣是禁军侍卫统领,前刑部尚书张世丙封为刑部主事,而我封为征南将军。太祖称帝,与南面新楚国势不两力,太祖亲征楚国,是由我带队出征的,用的就是当时我收编来的朱时进旧部。”

  陈炎平问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呀,这与玉玺又有什么关系呀,与李其格又有什么关系呀?”

  李在先道:“小六子,你别急,听我说,汉楚两国对势,一仗未打,双方言合而归,各自承认对方都是皇帝。是因为两边其实都是新立之国,怕其它军阀趁弱而来。”

  陈炎平一摆手道:“我说舅爷,您到底想说什么呀,这些旧事,我知道。”

  李在先道:“别急,现在才要开始说,知道张世丙做什么去了吗?”

  “什么?不是刑部主事吗?”陈炎平问。

  李在先道:“你知道他为什么会被封为刑部主事吗?”

  陈炎平一愣,问:“他在太祖皇爷爷的军队里本来就有任职,进了长安城管治安刑狱,太祖称帝以后给他一个官位这很正常呀,难不成里面还有事?”

  李在先神秘一笑,道:“当然有事,当时大军进长安城以后,张世丙在处理旧案时,在刑部天牢最里面的一个单间里发现还关了一个人,你太祖皇爷爷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只能派亲信张世丙来主管这个案子。你太祖爷爷称帝以后,就封张世丙为刑部主事密审此案!”

  陈炎平问道:“天牢里关了什么人呀?”

  李在先道:“想必你也是知道了,刚刚你口中的李其格,便是我的妹妹,也是李太后的亲妹妹。”

  陈炎平道:“又说回来了,怎么一半一半的。”

  李在先道:“你心急什么,听我慢慢说,当太祖皇帝从南面领兵回朝时,我发现身边的妹妹不见了,我一急,就四下打听,太祖便告诉了我,张世丙发现牢里的那个人的事。那个人是一个太监!前朝楚国的太监,被乱臣朱时进关进了天牢里,张世丙处理案卷时发现,根本没有这个太监的刑案记录,再说了太监犯法由大内司定罪,什么时候轮到刑部了。只知道是朱时进造反楚国后抓进天牢的。人是抓进天牢了,可没有人审过他。”

  陈炎平吸了一口气问:“他为难一个太监做什么?难不成这与玉玺有关?”

  李在先笑道:“当然有关系了,但当时不知道,张世丙只知道这个人应该十分重要,太祖登极大赦大天,那个太监没有刑案卷宗本来是应该放了的,但张世丙觉得这事诡秘,根本没把那人放出牢去。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跟太祖说的,太祖给了张世丙便宜行事之权,张世丙在宫里又抓了好多前朝的太监宫女,才发现这个太监不是别人,正是楚国末帝的随身太监。于是才得知这么一件事。”

  “什么事?”陈炎平问

  李在先道:“朱时进做乱前,前朝楚国的几位皇子,早就跑出长安城去了,大皇子早被封在了南面当王爷,楚国末帝身死的时候,他就称帝了。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均是下落不明,五皇子后来也投奔到新楚国当了王爷了。楚国未帝却没跑,楚国末帝身上有两块宝玺,一块是传国玉玺,一块是前帝刘玉良分给每一位皇子的各一块玺,末帝拿的是天子信玺。”

  陈炎平道:“天子信玺?当时它与传国玉玺放在一起?但是在宝库里面,我看到的是除了传国玉玺,却是皇帝之玺与天子行玺,没有看见天子信玺呀。”

  李在先道:“朱时近做乱时,传国玉玺与末帝身上的天子信玺早就不在了,就是被那个太监所盗走,朱时进抓住了他,寻问玉玺下落,他打死也不说。所以就一直关在刑部天牢。朱时进连称帝的机会都没有就很快被太祖肃反了,所以那个太监一直在刑部关着。而张世丙去刑部处理宗卷,为朱时进造反乱捕的那些人平反。才发现了那个身份不明的太监,张世丙发现是个太监以后,才跟太祖说明,那个时候太祖刚刚称帝,于是就封张世丙为刑部主事,然后才从宫中抓得前朝太监宫女来认人。才知道这个太监是末帝的掌印太监!”

  陈炎平问道:“掌印太监,有意思了!那个太监说什么了吗?”

  李在先道:“太祖找遍皇宫都没有发现玉玺,唯一的线索就是这个掌印太监了。于是张世丙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许下高官厚禄,那太监也没有说出来。最后那个掌印太监许了一个心愿,这才说出来。“

  陈炎平问:“心愿?什么心愿?“

  李在先道:“立一条律法,到现在都保留着。就是不得为难楚国皇室后裔,可以不再发放原来楚国皇室后裔的食邑与特供,但私产不能查抄。且楚国皇室后裔与秀才功名同等,可以见官不跪!可以对他们征税但不服劳役。”

  陈炎平道:“原来这条律法的出处在这里呀,那么那个太监说什么了吗?”

  李在先道:“圣诣下达,律法版出以后,掌印太监才说,朱时进造反叛乱之前楚帝早知道大势已去将六块宝玺,分别给了六个皇子,而把传国玉玺与皇位传给了六皇子。朱时进叛乱之时,掌印太监把传国玉玺跟天子信玺给了五皇子,让他带到新楚国去。”

  陈炎平鄙视着说:“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一点实在玩意都没有。白瞎了那个律法。”

  李在先道:“当时那个前朝五皇子不知道所踪,还没到南楚国去呢,所以当时太祖就想反悔,但新朝初立,人心思定,律法不可说更就更呀,说废就废,那以后怎么治国。那么多个前朝皇子上哪里找去。直到后来听说楚国五皇子进了楚国,还被新皇封了并肩王。”

  陈炎平道:“有意思了,旧楚国灭了,新楚国建了,这个皇五子是来分权的么?按你这么说来,那个五皇子,真的就把玉玺带到新楚国去,换了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爷。”

  李在先冷笑一声道:“没那么简单。当时汉楚两国称帝,水火不容,几欲开战。太祖皇帝御驾亲征,其实那只是一计。”

  “计?什么计?”

  李在先道:“太祖怎么可能会开战呢?汉国初立,周边军阀,虎视眈眈,一但开战,难免被人乘虚而入。”

  陈炎平问:“那为什么又要亲征。”

  李在先道:“为了玉玺,说要开战,其实是扰乱对方,让楚国先忙乱起来,一忙乱治安就不太好,就好派人潜入楚国深处,特别是皇宫。一但潜入,太祖就与楚国言合,双言罢兵。然后各国才一一称帝。”

  陈炎平想了想道:“你是说玉玺是偷回来的?”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22224/122564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