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日月江山永为明 > 第522章:乱!越乱越好!

第522章:乱!越乱越好!


  很多人都以为所谓的宫闱之乱只不过后宫那些个女子的争权夺势,但实际上宫闱之乱所能造成的后果极有可能不比一场国难来的小。

  那些垂帘听政、外戚干政之类的就不必说了,就说那些所谓的宫斗带来的麻烦也是不小的。

  早在朱瞻垶遴选太孙妃的时候就开始有人蠢蠢欲动了,不过因为太孙妃是未来的太子妃、皇后甚至是皇太后,所以他们能够干预的机会不是很大。

  当今的皇帝和皇太子又不是傻子,像太孙妃这种关键的人怎么不可能好好把关?

  所以,当初的风波并不大,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虽然不是正室,但太孙嫔,甚至可能只是个宫女都会起到大作用,一个女人就极有可能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官路,他们又怎么会不努力?

  要知道,枕边风虽然软,但有时候却可能腐蚀掉这世间最坚硬的钢铁。

  “你说这算是什么事儿!?”

  奉老爷子的命令,一大早就去了兴庆宫的太子妃在回到东宫之后就开始发起了牢骚。

  “老爷子那些个妃嫔,一个劲儿的想要将她们家里的人给塞到这次垶儿选妃的名单中,见不到老爷子就来找我?找我有什么用!?”

  “行啦,你生什么气呢?”朱高炽笑着开口安慰道。

  “这些事情你又不是没有经历过,之前我不是也这样吗?这些人一直都是这样,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了,还用顾忌他们的想法?”

  “你还说呢!?”太子爷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太子妃瞬间就跟个被点燃了的二踢脚似的。

  “你看看你后宫里的那些个妃子、我的那些个好妹妹,她们都做的什么事儿!?”

  说着,太子妃砰的一声就把一张纸给拍在了太子爷的面前,震得他茶杯都差点儿翻了。

  “什么啊……”太子爷很是有数的没有抬杠,直接拿起名单看了起来。

  “李巧墨、谭慕鸢、郭文柳……”

  太子爷的脸黑了下来。

  这份名单肯定是来自他后宫里那些女人的,这一点他很清楚,因为如果是老爷子后宫里的那些女人,那太子妃肯定会公事公办,不会到他这里撒气。

  别看最开始数说的就是老爷子的那些妃子,但那只不过是牢骚罢了,能让她生气的就只有他的妃子了。

  给已经被册封皇太孙的朱瞻垶身边塞人,而且还是妃嫔,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不管是谁都想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使使劲儿,但问题是有些人不行。

  血亲兄弟,那可是有争储夺嫡的可能的!

  “行了,你别生气了。”朱高炽平静的开口,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这件事我来处理,你就处理好老爷子那边就行了。”

  “哦对了,还有朝鲜那边这次也送来了名单,你先初步的看一看,到时候再将名单教给老爷子定夺。”

  “行,我知道了。”太子妃好像是一瞬之间就换了一个人一样,语气温婉平静。

  近二十年的枕边人,太子妃怎么能不了解自己的丈夫?

  他知道,自己的丈夫是真的生气了。

  一般来说,性格敦厚好脾气的人都很少生气,可这种人一旦生气,那所造成的的后果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另一边,兴庆宫。

  朱瞻垶就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了,他现在只感觉无聊。

  男人在那件事上大多数都是不及女人耐战的,只有极少数“天赋异禀”的人例外,剩下的都是YY来的。

  不过他还年轻,倒不至于到那个地步,现在的他只不过是因为在忙碌的时候突然闲下来感到有些不太习惯。

  “上元那边最近怎么样了?”

  吃着早饭,朱瞻垶随口问起了胡善奕上元那边的情况。

  现在他已经很少管那边的事情了,倒不是他沽名钓誉,只是开了个头赚了好名声就不想管了,而是因为那边已经步入正轨,需要操心的事情并不多。

  除此之外,上元那边都是英烈的家属,以女眷居多,男子不是因战争导致残疾的人就是些孩子,这种群体教给胡善奕来说比较合适。

  “挺好的,那边现在已经不怎么需要妾身操心了,他们自己经营得很好,今年除了税收外还上呈了三百多万两白银呢。”

  “这么多吗?”朱瞻垶惊讶地看这胡善奕。

  英烈楼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这是朱瞻垶一开始的目的,但他没想到能够到这种地步。

  要知道,能上交的都是盈余,上元每年用于残疾士兵、英烈家属的生活所需以及孩子读书的费用都是他们自给自足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有三百多万两的盈余,虽然说这英烈楼因为朱瞻垶的缘故有很多官员、贵族前去,甚至富商也都喜欢去那里,但这个数字仍旧是不少的。

  “是的,因为商人的缘故。”胡善奕点了点头,起身给朱瞻垶盛了一碗粥。

  “不过有一件事需要殿下您定夺,工部尚书宋礼传信说殿下您当初让人制造的火车可能要停一停了。”

  “停?”朱瞻垶愣了一下,他已经很久没有关心过那里的事情了,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只是愣了一下就反应了过来。

  “磨损太大了吧?”

  “是的。”

  “那就让他们先停一停吧,回头我让腾骧卫带人过去处理一下。”

  因为朱瞻垶的缘故,火车大跨步地越过了时代的鸿沟出现在了大明,带来了飞速提升是没错,但弊端也就随之出现了。

  蒸汽火车虽然只是工业时代的开端,但仍旧不是眼下的大明能够玩得转的。

  用于密封和活塞的橡胶没有原料,郑和他们带回来的橡胶树虽然已经被种植在了琼州府,但想要割胶最少得等十来年。

  虽然此次郑和送汉王就藩的时候朱瞻垶也吩咐过让他再去南美走一趟,但这才不过半年,估计最早明年才能会来。

  除了橡胶,润滑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在这个时代,朱瞻垶只能用常压蒸馏法来处理石油,只能得到三种产物:汽油、煤油和重油。

  没错,没有润滑油,想要得到润滑油就得用减压蒸馏法,但是……

  呵呵。

  重油粘稠,再加上没有别的办法,朱瞻垶就用这玩意儿当润滑油了,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这样吧,今天我去一趟上元,你要过去吗?”想了想,朱瞻垶还是觉得自己要去看一看才是。

  “妾身就不去了。”胡善奕福身一礼,话里满是歉意。

  “今天早上娘来的时候特意嘱咐妾身,今日要去给殿下遴选侧室把关,没有事情的话最好是在宫里。”

  “殿下有什么需要妾身的地方吗?”

  “那倒是没有,你在宫里陪着娘吧。”朱瞻垶闻言摆了摆手。

  给自己选妃嫔,这事儿还真是得胡善奕在一旁,不是得由她看着,而是因为她得学习。

  往近了说,她以后还是要处理这些事情的,就算朱瞻垶不好色,以后从属国进贡的贡女也不会少,而他不管是作为储君还是未来作为皇帝,为了维系关系少说也得留几个在后宫里。

  往远了说,胡善奕以后还得替她和朱瞻垶的儿子操心这些事情,一样得学习。

  当然了,前提得是他们有儿子,所以现在她最紧要的事情还是先给朱瞻垶生个儿子,不然的话哪有什么以后?

  一个遴选妃嫔的事情,由老爷子牵的头,太子妃、太孙妃都得跟着忙活,有点儿大张旗鼓到有些过了的地步,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

  在有些人的眼中,有些事情怎么都不算过。

  乾清宫。

  “把这些都打回去!什么人都往这送!算什么事儿!”

  老爷子怒气冲冲地将几张纸给甩到了黄淮的脸上,而黄淮则是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告诉他们!再给朕耍这些小心思,朕百年之后就把他们一起带下去!”

  ……

  这下好了,原本就因为朱瞻垶重用三杨而导致被有些冷落的黄淮更加不敢说话了。

  明朝是有殉葬制度的,妃嫔尚且会被殉葬,你要是惹老爷子不高兴了他是真能把你给带下去的!

  当然了,殉葬是不可能的,等闲人没有那个资格,而且老爷子也不会把一个惹自己生气的人给带下去。

  带下去干嘛?继续惹自己生气?

  “来人!”老爷子余怒未消,抓起两张纸就甩到了刚刚进来的小鼻涕面前。

  “把这些送到太子妃那里挑选!剩下的都给朕打回去!”

  “是……”

  小鼻涕颤颤巍巍地退了出去,这种时候的乾清宫可是不好呆的。

  “陛下,这里还有一封密信。”小鼻涕走了,但黄淮可走不了,他还有事情要报。

  “这是云南沐府传来的消息,是由驸马沐昕和腾骧卫陈晟一起传来的。”

  “腾骧卫?”朱棣皱起了眉头。

  “腾骧卫的事情怎么送到这里了?送到腾骧卫那边去啊!”

  “这……”黄淮面色发苦,他是真的不想揽下这个差事,但属实是没有办法。

  谁让三杨都被重用了,就他一个“闲人”呢?

  “陛下,并非是臣等截了腾骧卫的信件,而是因为这封信就是要上呈到陛下您这里的……”

  “这样吗?呈上来!”朱棣的脸色严肃了起来。

  现在的大明其实已经不像是以前的大明了。

  以前的大明是由皇帝乾纲独断,其他人的权利都是皇帝下放的,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锦衣卫虽然仍旧是独一门的特务组织,但其职能和权利已经被腾骧卫给分走了很大一部分了,说腾骧卫是锦衣卫第二一点问题都没有。

  以前朱棣北巡北伐,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历史上的朱高炽可以说是大明的常务副皇帝,理政的时间比朱棣这个皇帝都长。

  现在,因为朱瞻垶的冒头,这种情况比朱高炽那时候更严重了。

  之前朱瞻垶就时常会处理一些政务,前段时间朱棣和朱高炽为了锻炼他更是将事情全都推给了他,这样除了导致大明出现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皇太孙监国理政外,也让腾骧卫有了本不应该有的发展。

  说句有些夸张,但又不是很夸张的话:朱瞻垶这时候要是想坐上那个位置不说很简单,但最起码比他爹简单。

  朱棣现在就好像是孙辈已经成家立业并且有了卓绝成就的老人,该放的不该放的他都不在意了,所以才会对黄淮说的这件事情这么意外。

  密信送到他这个皇帝里是应该,但放在眼下是没有必要的。

  “这个小东西……”朱棣的面色严肃,但却又带着点哭笑不得的意思。

  密信上的内容很简单,但却很重大:白古、景迈和阿瓦三国百姓联合冲击了暹罗的国都!

  没错,你没看错,是国都!而原因说起来很可笑,但也很真实。

  暹罗先后两次在与大明的对抗中都落入了下风不说,还吃了大亏,以至于国内局势动荡,很多人都对统治者有了不满。

  根基不稳,那就只能想办法来弥补了。

  在这个时候,这个时代,商人是最先被动的那个群体,不只是中原这样,周边国家也都是大同小异。

  谁让商人有钱有粮呢?

  然后,就到了朱瞻垶……啊不,是刘家显身手的时候了。

  因为海运的开通,刘家在白古的翡翠生意都是走的马六甲海峡然后返回大明,这比陆路快,但也成了暹罗开刀的地方。

  是不是觉得暹罗很不长脑子?先前扣了大明的船只吃了大亏,现在还敢扣?

  他们还真敢!因为这些船不是刘家出的,也不是白古出的,更不是大明出的,而是德里苏丹出的。

  德里苏丹,三哥在这个时代的名字。

  大明现在的粮食格局有些乱,因为土豆和红薯的冲击,水稻和小麦人们已经不太愿意种植了,虽然因为酿酒等原因导致稻麦的价格正在回温,但想要影响到粮食种植格局还是需要几年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就的从外部进口稻麦这些粮食。

  在这个时代这显然是不允许的,但刘家用的不是钱,而是用土豆换购,这就合了德里苏丹的意了。

  德里苏丹现在还没有完全统一,内部是相当的不和谐,这种交易就很快达成了。

  粮食,暹罗正眼红这些东西呢,而且这些虽然是德里苏丹跟大明的交易,但交易只是口头定了,还没有开始,损失只能算德里苏丹的,暹罗还怕什么!?

  但是他们没想过,这些船上还有别的东西。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1703964/76692572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