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征战天下 > 第二十章 长安 20

第二十章 长安 20


  看征战天下第二十章长安(20)

  请推荐

  司马迁在《史记》写道:“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司马迁的观点是对他之前历史趋势的总结;在司马迁之

  后的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历史的演变仍在证明着这个观点的有效。【n看|||】

  用兴自关,会盟天下诸侯以灭商,代商而为天下共主,迄四百余年,周室东

  迁后,秦自陇西徙居关,秦居关形胜之地,与东方大国争霸,秦穆公跻身“春

  秋五霸”之列,战国兼并战争兴起,秦列名“战国七雄”,东逼六国,苏秦在组织

  合纵之前,先持连横之策到秦国游说秦王:“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

  河,西有汉,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

  吞天下,称帝而治。”《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秦以刚诛商鞅,排斥策士,未

  用苏秦之策,苏秦才东走六国,策划合纵,到秦昭襄王时,范雎入秦,游说秦王说

  :“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陂。

  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史记》卷七十

  九范雎列传秦用范雎,采其远交近攻之策,东侵六国,依次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自秦以关为基础,凭武力兼并天下,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关的地位为经

  营天下者所首重,秦的统治不久即为农民起义所推翻,项羽以西楚霸王的名义号令

  天下,分封诸侯,有韩生建议项羽说:“关,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

  都以霸。”《资治通鉴》卷九汉纪一项羽未从,还都彭城(今江苏徐州),而将

  关封给章邯、司马欣、董翳三降将,号为三秦,刘邦自汉还定三秦,据有关。

  遂以关为基础,东向以争天下,历时五年,卒灭项羽,刘邦统一天下,在选择都

  城时,娄敬建议说:“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

  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

  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

  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娄敬的建议得到

  了张良的支持,张良分析说:“关,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

  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

  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资治

  通鉴》卷十一汉纪三刘邦遂定都长安,刘邦计擒韩信后,田肯对刘邦庆贺说:

  “陛下得韩信,又治秦,秦,形胜之国也,带河阻山,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

  侯,譬犹届高屋之上建领水也。”《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

  两汉之际的混乱使关破坏较大,故东汉、曹魏、西晋都洛阳而未都长安,但

  东汉行三京之制,曹魏行五京之制,均以长安为西京,西晋晋武帝则作石函之制。

  规定非宗室不得镇关,亦可见对关的重视,在两晋末年,匈奴刘汉大将刘曜入

  攻关,俘晋愍帝,西晋灭亡,刘曜代刘汉而建前赵,徙移关,定都长安,前、

  后赵在北方对峙,后赵统一北方,不久分崩,氐族人西行入关,建立前秦,定都长

  安,前秦在苻坚的时候统一北方,肥水之战后,前秦瓦解.羌人姚苌略定关,建

  立后秦,定都长安,改名常安,后秦覆亡后,关又为赫连夏所据,北魏入主原。

  统一北方,“河阴之变。”后,北魏陷入动荡,高欢继尔朱荣崛起,欲召关西大行

  台贺拔岳,关,贺拔岳部下薛孝通劝岳不赴召,说:“今关豪俊皆属心于公。

  愿效其智力,公以华山为城,黄河为堑,进可以兼山东,退可以封函谷,奈何欲束

  手而受制于人。”《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五梁纪十一贺拔岳从其计,遂与宇

  泰抚定关陇,后来宇泰迎北魏孝武帝入关,建立西魏,定都长安,与高欢建立

  的东魏对峙,北周代西魏,亦都长安,北周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

  隋代北周,仍都长安,隋灭陈,统一天下,隋末杨玄感起兵,问计于李密,李

  密以隋炀帝远在辽东,主张长驱入蓟,扼其咽喉,或者直取长安,他说:“关四

  塞,天府之国,虽有卫升,不足为意,个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

  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资治通

  鉴》卷一百八十二隋纪六杨玄感未从,兵败被杀,后来李密、翟让在原起兵。

  却迟迟未打开局面,李密部下柴孝和建议说:“秦地山川之固,秦汉所凭以成王业

  者也,今不若使翟司徒守洛口,裴柱国守回洛,明公自简精锐西袭长安,既克京邑。

  业固兵强,然后东向以平河、洛,传檄而天下定矣,方今隋失其鹿,豪杰竞逐,不

  早为之,必有先我者,悔无及矣。”《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隋纪七李密因顾

  虑重重而未行此策,果然,李世民建议李渊说:“关豪杰并起,未知所附,公若

  鼓行而西,抚而有之,如探囊之物耳。”《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隋纪七李

  渊从其计,西行入关,建立唐朝,平定关陇,剪除东方群雄,统一天下,定都长安。

  开创国历史上空前的盛世局面。

  北宋初,赵匡胤西巡洛阳,隐然有迁都洛阳之意,群臣不同意,赵匡胤叹息道

  :“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

  也。”《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九年看重的仍是关优越的山河形势,北拴。

  金兵攻陷汁梁,掳徽、钦二帝北去,赵构重建宋室社稷,在选择巡幸之所时,李纲

  建议道:“巡幸之所,关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又说:“自古兴之主。

  起于西北,则足以据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复原而有西北。”《宋史

  纪事本末》卷六十李纲辅政后来,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汪若海对张浚说:

  “天下者,常山蛇势也,秦、蜀为首,东南为尾,原为脊,今以东南为首,安能

  起天下之脊哉,将图恢复,必在川、陕。”《宋史纪事本末》卷六十八张波经略

  关陕经营关藉以恢复原成为当时主战派的一种共识,亦可见自唐以后,政治重

  心虽已不在关,但原纷乱之际,关对于原局势的底定,乃至一朝一代的兴

  衰,仍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直到明情之际,言天下大势者,亦无不极言关形胜。

  清代华湛恩曾言:“雍州势居黄河上游,以一方阻三面,昔称天府,亦天下之大都

  会也。”清代华湛恩《天下形势考》

  关在国历史上的地位,缘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国地势西高东低。

  自西向东分为三个阶梯,关位于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背靠第一级阶梯的高原

  山地,下临第三级阶梯的平原地带,关南有秦岭横亘,四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

  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

  在古代,有用“百二秦关”来形容关险要的说法,意思是以百万之众攻关。

  二万人足以拒之,以两万之师挡百万之众,所恃者乃在其地形地势之险,关对

  原,在地势上呈高屋建瓴之势,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

  关以守之,从而形成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态势,(见图2-1-1)

  关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周人首营关,对于八百里秦川开发较早,关为古雍州之地,《禹贡》称雍州

  “厥田惟上”;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纵横分布,利于灌溉,秦、西汉又都曾

  着力经营关的水利灌溉工程,郑国渠、白渠、六辅渠的开凿即是其表现,土地肥

  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在八百里秦川的西北外围,畜牧业比较发达,《汉书》

  称其“畜牧为天下饶。”《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关物产丰富,“雩杜竹

  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关周围

  的山富藏铜、铁、金、银等矿产资源,丰富的物产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而且,在古代社会,铜铁、上好的林竹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属重要战略物资。

  历代建都关之时,出于强干弱枝的考虑,又常迁徙人口以充实关,故关之地

  人口殷实,司马迁描述当时关的富裕,称“故关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

  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

  以关为政治重心的王朝为确保对国家的控制,势必加强关及其与外部交通

  的营建,周人营关,关道路畅通无阻,《诗经》称扬曰“周道如砥,其直如

  矢。”《诗经》小雅大东秦统一后,还大治驰道,以咸阳为心,辐射四方,秦

  汉时屡治栈道,穿越秦巴山地,以通汉、巴蜀,立足关的政权都曾利用渭水、

  黄河河道,经营漕运,转输东部地区的物资供给关,唐代统治基础扩大,关粮

  食需要量大增,对于漕运的经营尤为倚重,畅通的交通对于关经济又能起到很大

  的补充作用。

  关地区开发较早,人烟稠密,自周人营关以来,其民皆有周人遗风,好稼

  穑,务本业,关地近西戎,风俗劲勇,民皆习战,《汉书》载天水、陇西、安

  定、北地、上郡、西河一带“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商鞅变法后,秦人以耕战为本,努力事农,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力耕足以富国,尚战足以强兵,遗风流披,影响深远,遂使关地区形

  成了与东部地区迥然相异的社会风尚,苏秦、范雎游说秦王时,都将关民风与关

  地利并提,视为秦国霸业的两个重要条件,苏秦看到秦国“士民之众,兵法之教”。

  认为“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范雎则将“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的泰国百姓称

  之为“王者之民”,秦汉时期流行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后汉书》卷五十八

  虞诩传《汉书》有类似说法“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西汉时,(关陇)

  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出了不少优秀的将领,北朝后期,关陇

  军事贵族形成集团势力——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成为西魏、北周、隋和初唐统治的基

  础,这是关历史地位的社会基础。

  山川环抱,可以作为险阻,是为关战略上的优势;农业发达,可以储粮养兵。

  是为关经济上的优势;人烟稠密,民尚耕战,是为关地位的社会基础。

  自唐以后,国政治重心东移,关地位始渐衰落,关地位的衰落可能与以

  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首先是经济重心的变化,在秦汉时期,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尚能大致重叠,经

  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之后,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秦汉时期,关经济堪

  为首翘,司马迁在描述关富裕时称“量其富,什居其六。”魏晋南北朝时期,区

  域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最突出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繁荣,在《禹贡》被称

  作是“厥田下下”的杨州,到东晋时已成繁荣富裕之地,到隋唐时,东南财赋已为

  关所倚重,与之相对应的是,北方经济因战乱频仍而有所倒退。

  两汉之际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次动荡对关经济破坏很大,隋唐统治基础扩

  大后,作为政治重心的长安物资需求也急剧扩大,仅靠关地区早已不能保障供给。

  必须靠东部地区转输以保障供给,隋代开凿大运河、唐代大力整治漕运,都有这方

  面的原因,特别是唐代,漕运在其经济牛活占有突出的地位,从东部地区转输关

  ,飞刍挽粟,逆黄河西上,经砥柱天险(潼关附近黄河拐弯处),冉逆渭水而上。

  殊为不易,《新唐书》载:“唐都长安,而关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

  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自高宗以后,岁益增多,而功利繁兴,民

  亦罹其弊矣。”《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自唐期以后,原地区又很不稳

  定,这条转输线屡被阻断,一旦转输线被阻断,关的供给便很成问题。

  看无广告,全字无错首发小说,看——n,您的最佳选择!

  找小说,请在百度搜索  书名+看——  更多更好无错全字首发小说,尽在|看|||。


  (https://www.xdingdiann.cc/ddk69430/38120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