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流云剑 > 0427、二娘施政

0427、二娘施政


  热门推荐、、、、、、、

  陶明卿袭景东土司之后,在安邦彦前两次的反叛中立下大功。

  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年),水西土司安位的叔叔安邦彦二十万大军进犯云南,陶明卿奉命率兵埋伏于安邦彦叛军的左翼,朝廷官军进行正面阻截。

  陶明卿用四八十头大象组成尖刀部队冲击,拦腰侧击安邦彦叛军的左翼,使叛军溃不成军。

  陶明卿率众军一口气追击十多里,斩杀叛军四千余人。云南巡抚上报朝廷:陶明卿为击破叛军第一功,赐官正。

  天启四年,乌萨土司安效良投靠安邦彦,随即率众进攻云南,又是陶明卿率领大象一举击溃。

  俗话:事不过。

  陶明卿第次发兵进攻叛军,终于遭了报应。不仅没有实现连胜的丰功伟绩,反而全军覆没。

  五千大军就这么没了,统兵大将刁勋被生擒活捉。

  这个消息让陶明卿气得浑身颤抖,当场就要把两个回来送信的夫长枭示众。

  “大哥不可!”幸亏陶明卿的弟弟陶明弼出面求情:“敌人既然能够一举攻破楚雄城,四千官军不战而降,我们仅仅五千人肯定挡不住,非战之罪也。”

  陶明卿仍然心气不顺:“那你怎么办,难道让这种败军之将出去丢人现眼吗?”

  陶明弼点点头:“大哥请息怒,弟觉得这封信值得重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竟然能够率军攻破楚雄城,明不是一般的厉害。而且她在信中所的内容,也值得我们重视,毕竟刁勋带兵有方,这样的人我们也不多。”

  陶明卿阴沉着脸,又重新拿起桌上的那封信仔细看起来。

  “书呈陶知府明卿公案左:奢崇明、安邦彦兴师叛乱,论罪当斩。景东大军奉命讨贼,诚乃本分之举。然则偏师无状,暗袭我军。女严氏忍无可忍,固有覆军之祸。”

  “方今天下,四夷不靖;内外窘迫,民不聊生。友邻之邦私相攻伐,陷四境于水火,致生灵于涂炭,窃以为非豪杰之士份所当为。”

  “景东勇士前仆后继,力抗缅甸十年。叠骨如山,功标千秋,女严氏倾慕久矣。或能携手同谋,共诛境外之叛逆,则幸甚。”

  “刁勋以下千余人,实乃良将勇士。用之于正途则有不之殊勋,授命于斧斤则有天谴之逆祸。女严氏纵其所归,任由来去,两不追究,则明公何如也哉?女严氏,沐手再拜。”

  陶明卿颠来倒去看了半天,最后扔给自己的兄弟陶明弼:“这都什么呀,看得人头晕眼花,莫名其妙。”

  陶明弼呵呵一笑:“这个姓严的娘儿们,其实就了四个意思。第一,我们打安邦彦、奢崇明是对的,但是打姓严的这个娘儿们就错了,所以才会全军覆没。”

  “第二,姓严的娘儿们,现如今天下不平,邻里之间互相打仗也是不对的,英雄豪杰都不应该这个样。”

  “第,这个姓严的娘儿们很佩服我们和缅甸叛逆作战,她啊还想和我们联起手来,共同对付缅甸叛逆。”

  “第四,信中刁勋他们是真正的勇士,应该用在正途上。如果我们继续和姓严的娘儿们打仗,她肯定把刁勋他们给杀了,那就可惜。她想放人,让我们的那些人自己选择去留,问我们是个什么意思。”

  陶明卿有些不相信:“二弟的意思是,刁勋他们还能回来?这不能够吧?”

  “大哥,通过这封信就可以知道,姓严的那个娘儿们肯定是中原汉人,所以她的应该是真的。”陶明弼神情严肃:“当年诸葛孔明对我们的先人也是抓了又放,并没有赶尽杀绝。”

  陶明卿有些奇怪:“放就放吧,啰嗦这么大一堆干什么?”

  陶明弼点点头:“人家的意思是,她把人放回来,我们就不能再打过去。还有,她放人之后,让我们的人自己选择留在哪边。如果有人选择留在娘儿们身边,我们不能追究他们的家人。这封信就是要我们对这两点表明态,大哥是什么意思?”

  陶明卿摇摇头:“唉,人家抓了我们的人还放回来,这就是天大的恩情,还打什么啊?汉人有句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刁勋跟随我征战数十年,对我有救命之恩,当然不会追究。”

  “至于愿意留在那边的人,等确定了人数,就把家属送过去吧。人家没有让我们拿东西去把人赎回来,还是我们占便宜啊。难道我们大男人,还比不了一个女人的胸襟气吗?”

  为了表示诚意,陶明弼亲自赶到楚雄府,又和严二娘歃血为盟,永不相攻。

  为此,严二娘紧急征调燧发鸟铳一二十杆、虎蹲炮二十四门、孔明弩箭车四十八辆,作为礼物赠送给景东军民府。

  并且约定:今后如果发生缅甸叛军北犯,熊家军必将全力以赴,和陶家军并肩御敌。

  严二娘不愧是女中豪杰,对于朝廷严令禁止的火器,竟然一出手就是一大堆。

  南蛮最大的弱势,就是缺乏制造技术。

  历代朝廷对南蛮外夷始终都是技术封锁,当然不可能让别人永远卖命。

  严二娘推心置腹,终于感动了陶明弼和刁勋。

  陶明弼折箭立誓:“严知府胸怀坦荡,没有把我们当成蛮夷。从今往后,熊家军就是我们景东的兄弟。如违此言,就如此箭!”

  陶明弼和刁勋带着七多马步军南返之后,随即送来七石牛角弓两四十张、六石牛角弓四八十张、五石牛角弓六张、四石栗木弓一千二张,另外还有类箭矢合计六万支。

  这一个庞大的运输队伍,仍然是陶明弼和刁勋押运过来。

  严二娘也没有客气,照单全收之后,回赠燧发短铳两四十把、燧发鸟铳六杆、虎蹲炮七十二门、孔明弩箭车七十二辆、食盐万斤。

  第二次见面,那就是兄弟友邦,自然欢呼畅饮,笑语喧天。

  “同知大人、刁将军:我们中原人有句俗话,叫做不打不相识。”严二娘在酒席上道:“这里的制造技术的确还有很大的欠缺,尤其是火器方面、火药制作方面存在不足。你们放心,只要我们能够尽快稳定下来,今后我们不分彼此。我有的,你们就一定有!”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严二娘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强大的同盟军,从而为熊家军赢得了广阔的回旋余地,同时让东面的沐王府、西面的布政使司按下了蠢蠢欲动的心思。

  不仅如此,当初俘虏的千多景东精锐士卒,后来仅仅返回去七余人。

  严二娘平白得到了两千多精锐的军队,补充了熊开山的骠骑营一千人之后,多出来一千二生力军,楚雄城的防御力量彻底解决。

  有了这样一支力量,严二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命令熊开山突袭拿下楚雄西面六十里的镇南州。

  楚雄协守李师泌,职衔游击将军,没有想到叛军来得如此之快,而且在深更半夜用一些鸡鸣狗盗之徒进攻自己的内城,结果没有重点防御,导致两千官军全部被抓。

  熊开山没有准备杀人,不过是教训一顿释放了,甚至连兵器都让他们带走。

  唯一留下的,就是城墙上的二十四门红夷大炮、六门虎蹲炮。城内的座粮库、两座军械库、一座盐库、税赋银库全部被接收。

  这样一来,加上楚雄城城墙上的二十四门红夷大炮、赠送景东军民府之后剩下的四八十门虎蹲炮,严二娘手中的城防火力基本无忧。

  随后派兵赶走了罗甸里的朝廷官吏,并改为罗甸县(今双柏县),严二娘基本上已经稳定了南方局势,形成了禄丰城、楚雄城、镇南城为支点,东西长里的防线,和岚儿连成一气。

  现在,黑井镇已经变成了自家后院,只需要留下一个人队看守,只要没有人偷盐就行了。

  熊开山按照严二娘的命令,把骠骑营搬进了镇南城,主要防御对象就是大理方向可能出来的官军。

  岚儿镇守禄丰县,手下大将司马承的陷阵营,主要防御方向就是东面昆明的沐王府和一些土司。

  至于北面的战斗,那就是熊储和军师万练的问题了。严二娘和岚儿经过协商以后,觉得自己能够做好内当家就不错,前线的事情暂时不要过问。

  因此,严二娘把陶明弼送来的弓箭抽出四分之一送到前线,另外让熊开山抽出两个人队押送粮草。

  经过明察暗访,严二娘终于找到了一个人,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

  孙易,汉族,秀才功名在身。

  后来在科考中接连失败,所以这一辈就是开馆办,使整个楚雄城威望非常高的一个乡绅。

  严二娘连续次登门,终于把这位老先生请出山,然后脱袍让位,镇南府有了自己真正的知府大人:孙易。

  经过孙易推荐,严二娘带着卫队跑了一天,终于找到另外一个人。

  侯铭德,十六岁,饱读诗书,却没有功名。为人严谨方正,是十里八乡非常敬重的一个断事人。

  新任知府孙易提名的官职,就是镇南府按察使。

  严二娘都把嘴皮破了,这个侯铭德也无动于衷。

  “侯大人,如果你今天不跟我去上任,那就对不起了。”严二娘把俏脸一沉:“来人,火把伺候。如果侯大人不走的话,给我把这个村里面的人全部烧死!”

  侯铭德把手里的书往地上一摔,顿时咆哮起来:“土匪,你们就是一群土匪!”

  “侯大人此言差矣!如果我们是土匪,那就先杀人,后请客。”严二娘左手按住剑柄冷笑一声:“你还真的别不信,如果你不出山镇压那些歪门邪道,我明天就开始乱来一气,把整个镇南州境内搞得乱七八糟。”

  侯铭德终于明白:秀才遇到兵,有理不清。

  虽然他并没有考秀才,现在更不清。

  唯女与人难养也,古人诚不我欺。

  “是孙易那个老不死的害我,对不对?”侯铭德斜着眼睛问道。

  严二娘冷峻如故:“孙大人胸怀黎民,哪像你如此自私自利?分明可以为老姓多做一些事情,你却躲在山沟里修身养性,还好意思别人。快走,衙门里面还有好多事情等你去处理!”

  本书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734

  ...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5876/373148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