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那些被遗失的旧时光 > 乱世佳人chapter18

乱世佳人chapter18


  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东林党人被逮捕,他们的罪名是受贿,而行贿者是早已经被处决的熊廷弼。受贿的证据是已经被谋杀栽赃陷害的另一位东林党人汪文言的口供,在这无耻的文书里,杨涟被认定受贿两万两,左光斗等东林党人人人有份。

  审讯开始了,作为主要的对象,杨涟首先被提审。

  许显纯首先拿出了那份伪造的证词,问道“熊廷弼是如何行贿的?”

  熊廷弼是一位因为辽东战事而被牵连进来的一名武将。

  许显纯告杨涟,说杨涟收受了熊廷弼的贿赂,意图将熊廷弼救出监狱。

  “辽阳失陷前,我就曾上书弹劾此人,他战败后,我怎会帮他出狱?文书尚在,可以对质。”

  许锦衣卫背地里耍阴招很有水平,既然无法胡扯下去,就用刑具说话吧。

  “用刑!”

  “用什么刑,有死而已。”

  许显纯的确想让他死,但是让一个顾命大臣死,必须找到合适的罪名。

  拷打如期举行,拷打规律是每五天一次,打到不能打为止,杨涟的下颌脱落,牙齿打掉,却依旧无一字供词。然骂不绝口,死不低头。

  再一次严酷的拷打之后,杨涟回到监房,写下了【告岳武穆疏】,在这封文书里杨涟没有无助的抱怨,也没有愤怒的咒骂,只说道“此行定知不测,自受已是甘心。”

  “涟一身一家气何足道,而国家大体大势所伤实多。”

  这句话很好理解,意思就是说,“我的家怎么样,我怎么样都不需要挂在口头上说,都没有关系,可怜的是在这个年代,我的国家的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受伤很多了。”杨涟临死前依旧没有为自己遭遇到的不平愤恨,却依旧心系国家,担心黎明百姓的死活,一个官员能够忠诚到这个地步,冤枉到如此地步,也真的是世所罕见。

  昏暗的牢房里,惨无人道的迫害,无法形容的痛苦,死亡边缘的挣扎,却没有仇恨,愤懑,只有坦然,从容。

  在无数次尝试失败之后,许显纯认识到让杨涟低头认罪是不可能的,栽赃不管用,就暗杀吧。

  魏忠贤清楚,杨涟是极为可怕的对手,是绝对不能放走的,许显纯接到命令,他信心十足地向老上司表示“一定不辱使命。”然后,他说不辱杀一个忠臣的使命。

  杨涟面对着自己的命运,写下过两千字的遗书,交给过同批次入狱的东林党人顾大章,杨涟被杀,顾大章也在劫难逃,可是,一名狱卒却发现了这封信,他在历史的长河里已经失去了名字,身份和家庭背景的信息,但是,却有这么一个人在,他清楚这一切都是栽赃陷害,他清楚被谋杀的都是忠臣,所以,他没有高发这封绝笔信,反而是把信件藏了起来,等魏忠贤失去势力之后,狱卒将绝笔从关帝庙的背后取出,公之于众。

  1625年7月,许显纯对杨涟进行了谋杀,因为要制造用刑逼供,然后杨涟身子太薄弱,一不小心没撑住,然后死了的假象,不能被别人发现是故意杀害,所以,许显纯想了很多谋杀的办法,最后用铜锤砸杨涟的胸膛,几乎砸断了杨涟所有的肋骨,并且使用布袋压身,甚至将铁钉钉入了杨涟的耳朵。

  杨涟的身体很好,即使许显纯用了所有想的出来的酷刑,杨涟都没有死,但是,许显纯想出了新招,在铁钉被钉入杨涟的脑袋之后,杨涟身亡,年仅五十四岁。

  “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唯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可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与我何有哉!”

  “涟即身无完骨,尸供俎蚁,原所甘心,但愿国家强固,圣德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此痴愚念头,至死不改。”

  在此次魏忠贤对所有反对派的打杀之中,朝廷中一共有六位臣子死去,共“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史称“六君子之狱。”

  但是魏忠贤似乎觉得杀人杀得不够痛快,即然开杀了,就一路杀到底吧,把那些曾经有一两句话得罪过他的,曾经见了他不弯腰不鞠躬,或者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污蔑过他,嘲笑过他的,他统领军队,在朝廷中执政的时候不乖乖听话的都揪出来了,魏忠贤的手伸得越来越宽,越来越广,越来越长,于是,不再限于朝中的执政大臣,所有男二号,男三号,男四号都被魏忠贤搬了出来。

  在六君子之狱之后,魏忠贤以及他的同伙又杀了很多人,其中又有“七君子之狱”。

  七君子之狱中被杀害的人有“高攀龙,李应升,黄尊素,周宗建,谬昌期,周起元,周顺昌。”

  在一系列杀人和被杀的行动中,朝廷被弄得乌烟瘴气,皇帝却丝毫没有感觉,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然而,就在他听歌唱曲,和宠妃软语温存的时候,在离他居住的宫殿不远的地方却是惨绝人寰的酷刑,和悲愤犹如黄河水的临终人群。

  皇帝能做到这个地步也是无法吐槽了,如果没有崇祯皇帝出手,也许魏忠贤在杀完所有看不顺眼的人之后总有一天看着皇帝,哎,这皇帝看着也不太顺眼,也会把天启皇帝朱由校给顺便也给杀了的,可惜的是,魏忠贤还没有动这个念头,天启皇帝朱由校就已经身体不舒服,病危了。

  1627年八月,朱由校在皇位上玩了七年,年仅23岁,也许是觉得玩累了,不好玩了,于是沉沉睡去,这一睡,再也没有醒来。

  自1625年至1627年将近两年的魏氏大屠杀终于画上了一个终点。


  (https://www.xdingdiann.cc/ddk38366/25722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