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读书成神豪 > 第234章 云章

第234章 云章


  很快骆常慧就有了思路,既然新公司涉及到“云”,并且和章杉有关系。

  公司的名字就叫“云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好了。

  这并不是完全杜撰,“云章”也是有讲究的。

  语出《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郑玄笺:“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

  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

  尽管现在的“云章”依旧处于从0到1的阶段。

  但是骆常慧相信在章总的带领下迟早云章信息技术也会谱写出一篇锦绣文章。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骆常慧很快就投入到该公司成立的进一步策划之中。

  ~~

  并不是一个人在忙碌!

  此时的章杉正在旁听一节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

  尽管章杉可以自学,但是他并不喜欢一个人闭门造车。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主干课之一,是在我国开设最早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也是学习计算机的其它后续课(如微机系统与接口、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等)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在先导与后续课程之间起着承上启下和继往开来的作用。

  也是从事计算机设计、开发、应用与维护等工作的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讨论计算机单机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内部工作机制,包括各大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连构成计算机整机的技术。主要强调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的训练。

  其实这并不是大一的课程。

  水木计算机系是将这门课安排在大三学年开展的。

  章杉现在完全是蹭课。

  “计算机是如何执行指令的?掌握了这件事,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就算你学懂了。”

  听着讲台上老师的声音,章杉感觉到久违的宁静。

  看得出来刘教授执教有年头了,章杉感觉这个教授执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起码二十年了。

  教授在课堂上提出来的“奋战三星期,造台计算机”这项大作业。

  这一下子勾起了章杉的兴致。

  完成这个大作业,显然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综合的知识。

  这不光需要纯粹的计算机知识,还需要很多相关的知识。

  章杉觉得起码要学习了基础数理、电路、程序设计等软硬件综合知识后,才具备挑战这个大作业的基本能力。

  这让半路出家的章杉有点心慌,毕竟很多这门课涉及的基础课程他还没学。

  看得出来,这项大作业是教授真正思考“如何让同学真正学懂计算机组成的原理,为他们今后从事人工智能、芯片、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打下扎实基础”后得出的产物。

  不过好在也不是无能为力,听着教授的话:

  “打好基础,实验课是对你们的全面检验,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出错。

  所以,首先要用系统的、整体的视角去了解计算机,然后分析它,尤其是硬件模块之间的接口部分;

  其次是技能要扎实、熟练,比如硬件描述语言的使用、硬件调试环境的搭建,这是相当重要的;

  然后是团队合作,我们一直鼓励同学分组完成实验,这个也是锻炼他们毕业之后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计算机领域的突破靠‘人月神话’做不到,必须要许多人高度密切的合作才行。”

  所谓的“人月神话”出处是《人月神话》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他是北卡罗莱纳大学Kenan-Flagler商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教授。

  他曾荣获图灵奖~

  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称赞他“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作者为人们管理复杂项目提供了颇具洞察力的见解,既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也有大量的软件工程实践。

  个月的工作量是10个人干10个月的工作量的2倍,但是这个工作量并不代表20个人的进度就比10个人的进度快。

  因为中间有些因素要考虑,比如20个人去完成一个项目,那么20人中每两个人就得沟通一次,也就是190次,而10个人只需要45次(不考虑沟通效率的情况下),所以20个人中会有大量的时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

  所以往往在IT界并不是人越多工作的进度越快,工作量越大并不意味着效率越高……

  很显然这里教授之所以拿人月神话来说事,显然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合作中规避出现交流不畅引发拖沓这种情况!

  教授的话,也充分说明这是一项需要集体完成的作业!

  如此说来,尽管章杉并不是把所有地涉及到的知识都搞定了,但现在这情形完全可以组队啊!

  教授强调,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不是单纯的硬件课,而是要在硬件上跑系统的“软硬件结合”课程。

  对于在短短一学期中“造台计算机”这件事,教授以运行软件的能力为标尺提出了“三层境界”:

  第一层,能跑最基本的程序;

  第二层,能跑性能更好的程序;

  第三层,能跑操作系统。

  章杉知道:

  第一层是及格要求,毕竟,一台无法运行程序的计算机是不能用的。

  第二层也是大多数同学能够达到的。

  假设程序员写出了“更漂亮”、性能更好的代码,学生设计的计算机能够处理吗?

  这就需要学生处理“中断”“异常”等更复杂的程序运行机制,设计一台能跑“流水线”的计算机。

  达到了这一层,“对计算机运行的机制会有更深入、更透彻的了解。”教授说。

  按照教授的说法,每年,有%的同学能够达到第二层的标准。

  而余下的5%至10%的同学有余力冲击最高一层的要求,也就是设计一台能够运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只听教授接着说道:

  “我们设计了一个教学用的操作系统用来测试。当然,如果你能跑商用的开源系统那就更好了。”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69965/181005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