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国芯 > 第三十一章 拜访老师

第三十一章 拜访老师


  ?  在大城市逛了一大圈,周建国算是明白了为何大家都想回到沪江过年。山里找不到花钱的地方,而这里却是钱不够花,物资文化生活相比之下实在太过丰富。

  “三、二、一!”

  对着镜头露出笑容,灯光一闪,一家三口终于拍出了第一张全家福照片。

  在八零一一厂军工厂,相机是敏感物件,尤其拍照片容易被认为泄密行为,因此大家都没有拍照的习惯。

  可一旦回到沪江,这样的禁令就无形之中消失,再加上周建国钱包也算宽裕,就带着妻儿一起到照相馆拍照留念。

  “爸爸,我们刚才是在拍电影吗?”

  在周逸的世界之中,电影是最熟悉的物件,他习惯用其来充当参照物。

  “我们是在拍摄照片,但原理上跟电影类似,就是用光学反应将景物保存到机器之中,然后再冲印出来放映。

  我们人类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会使用工具,可以用工具来创造出许多神奇好玩的东西。

  所以一个人的强大,在这里,也在这里!”

  要说周建国在儿子教育上最大的影响,就是他总会耐心地用科学知识解答周逸的问题,这一点连妻子都无法做到。他在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先用手指了指脑袋,然后又点了点胸口。

  “同志,您是大学生吧?刚才这番话说得真有水平,就连我听了都受到教育。”

  原本默不作声的国营照相馆摄影师,伸出大拇指夸赞。

  “哈哈,献丑了,我是65届的本科生,刚才只是一时感悟罢了。”

  能在妻儿面前得到其他人的当面夸奖,周建国顿时感觉精神通透。

  今天除了照全家福之外,周建国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

  一家三口再次来到复旦大学,不过这次没有进入校园,而是走进了距离学校不足百米的一处教师家属楼。

  谢依德一家就居住在此,自从在报纸上得知老师得以恢复工作,周建国就打定主意回沪的话一定要前来拜访。

  首先看看老师,其次他有几个技术难题想向对方请教。

  按理说,从小到大教过周建国的老师有数十个,但令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谢依德了。

  一是留学归来的老师教会了他用全方位的视角来学习;第二就是当初他做实验闯祸是谢依德将他保了下来;三嘛就是对方学术扎实,又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属于他们这一届的女神级人物,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母。

  “笃笃——”

  周建国用手轻轻敲门,在大一时他跟同学们常会来此做客,对这里环境很熟悉。

  “谁呀?”

  过了一小会,里面传出了应答声,紧接着大门打开,谢依德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谢老师,我是65届的周建国,3年前我们在校园内见过,好不容易回沪江一趟今天特意来看看您。”

  周建国热情地自我介绍道。

  “哦,我记得你,就是‘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星’那个!

  快进来坐吧——”

  咋一看眼前之人挺眼熟,待其一介绍,谢依德就回想起是谁,赶紧将人迎进门。

  “小逸?”

  周建国低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儿子,轻声喊了一句。

  “奶奶好!”

  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周逸还是认认真真叫人。

  “哎——小朋友,你也好呀。”

  谢依德很高兴地摸了摸周逸的小脑袋后回答。

  “爷爷好!”

  走进门发现客厅上还站在一位老人,周逸这次不用父亲提醒,直接问候。

  “这位小朋友真有礼貌,来,吃不吃糖?”

  说话之人赫然便是谢依德的丈夫,曹文信教授,他在客厅茶几上随手抓了几颗糖递过来。

  “不用了,我自己有。”

  周逸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两颗大白兔奶糖,示意自己并不需要。

  “小逸,这是爷爷特意给你的,就拿着吧。”

  此时,俞美诗生怕对方尴尬,赶紧叫儿子接过糖。

  “可是我答应过你们,每天只可以吃两颗糖!”

  将自己的糖果收了回去,但周逸却没有伸手,反而一本正经地为自己行为辩护。

  “哈哈,从小就有自律精神,爷爷就喜欢这样的小朋友,你做得很对!”

  曹文信一眼觉得周逸年纪虽小但个性了得。

  “山里孩子野惯了,有时候不知天高地厚。”

  俞美诗知道眼前两位老人都是国内知名大教授,她怕儿子不懂事闹出笑话特意打起了预防针。

  “有时候大人反而没有小朋友般有勇气说出真话,再说嘛童言无忌。”

  曹文信一面招呼客人坐下,一面笑眯眯说话。

  此次携全家而来,周建国特意准备了一斤高山茶叶、三斤小核桃以及30个土鸡蛋作为礼物。

  为了鸡蛋长途运输安全,军工厂职工们特意创造出双重保险方案。先用报纸将鸡蛋包裹起来,然后在纸箱铺满木屑再把裹着报纸的鸡蛋一个个叠加上去,堆满纸箱再用木屑铺上顶层作为防震,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碰撞坏了。

  “皖南山区物价便宜,这些都是直接到村里采购的土特产,并不需要花什么钱,代表我们的一点心意。”

  坐下后,周建国指着带来的礼物随口介绍。

  “哦,我记得你,3年前的小核桃是不是就你送的?”

  锦上添花容易,但雪中送炭就难,落难之时一点烛光都足以照亮当事人漆黑的夜空。

  曹文信记得当年妻子拿回小核桃之事,就是她口中的一位好心学生所为,让夫妻俩在冷漠之中感到一缕人间温情。

  “就是他呗!

  复旦的学生不但聪明,而且许多都是重情重义的好孩子。“

  不等周建国回答,他的老师谢依德就主动替其承认。

  一听这话,原来算是老相识了,客厅之中的气氛顿时亲切起来,之前的戒备心理消失不见了。

  这时,周建国才有空打量了一下老师家的布局,发现原来书香之气的家已荡然无存,学富五斗的书架上空空荡荡。虽然大变样但至少还是一个足以遮风挡雨之处。

  “老师,我今天来主要是有几个技术上的难题需要请教,在山里缺乏技术指导和同行交流,这些问题想了好久没弄明白……”

  简单寒暄过后,周建国正式说明此行目的。

  “我脱离教学一线已经好多年,但技术探讨不分先后,既然今天有空就简单聊聊吧,互相学习一二。”

  一谈到学术交流,谢依德眼中就放出光芒,很快两人就搬椅子坐在阳台上就技术问题开始讨论。

  那么客厅上就只剩下俞美诗、周逸和曹文信三人在闲聊。

  “你们上一次回来是给孩子治病,今年是3年来第一次回沪探亲,难怪我说这些年没见过送小核桃的学生。

  不瞒你说,上次小核桃还真挺好吃,我说在沪江市就找不到这样好的品种。”

  夫妻两人都是知名教授,以前经常有学生串门和请教,因此双方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只要一人的学生前来,另一人就帮忙负责后勤工作。

  曹文信眼见妻子进入了学术姿态,就只好陪着客人聊天。

  “您喜欢的话,就留个地址,到时我回去后再到村里采购替你邮寄一些过来。”

  在俞美诗心中,丈夫周建国这个货真价实的名牌大学生已经足以让她仰视。而眼前之人是丈夫都要仰视的存在,这让她不由更加低姿态应对。

  “哈哈,好意心领了。为自己的口舌之欲而麻烦他人,就本末颠倒了。今天,你们夫妻俩拿来的这些,已经足够我过嘴瘾了。

  你现在是小学老师,能给我说一说学校的教学情况吗?”

  寒暄之中,曹文信赶紧转换话题,可不能再占便宜让年轻人帮忙寄东西过来。尽量不麻烦别人,有时候就是最大的礼貌。

  “我们是厂办小学,现在连我在内一共有14名教师到岗,他们许多都是从内地其他地区调过来的职工家属……”

  找到了话题共同点,俞美诗也褪去了紧张,开始侃侃而谈自己的经历。随着时间流逝,又有几名教师从原单位前来报到,让厂办小学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

  而周逸则拿出了父亲刚给自己买的玩具,一只可以上发条跳动的铁皮青蛙,自个蹲在客厅地上玩个不停。

  ……

  “爷爷,你上班是干什么,也是跟许多小朋友玩吗?”

  一个人玩累了,周逸耳边听着大人聊天,坐上了母亲大腿也加入其中并提出了问题。

  “爷爷的工作是将地球上最宝贵的黑金,用工具压成一块块饼干,然后送给千家万户的炉子去食用。

  要是哪一天像爷爷这样的人不工作,大家都吃不上热腾腾的饭菜啦。”

  虽然得到“解放”从牛棚放了出来,但曹文信却不能从事研究工作,依旧处于靠边站姿态。

  堂堂生物化学教授,现在被分配到原单位名下压制煤球的工厂当工人。

  不过历经风雨的他,早习惯用乐观积极的姿态来面对苦难的现实。

  “哈哈,实际上我就是煤球工人。”

  一看俞美诗也没弄懂自己说的意思,曹文信便用通俗语言公布了答案。

  ……

  总之,这一趟拜访,让周建国顺利解决了其中困扰自己已久的两大难题,剩余的不解之处他可以跟老师谢依德继续通过书信交流。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61533/175808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