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我老婆也重生了 > 第144章 试探风向

第144章 试探风向


  事实证明,岛国人不喝马桶水,香肠国的下水道旁边也从不埋油纸包,高卢国骚浪散漫却不怎么浪漫,灯塔国的人权不过是用来粉饰强盗逻辑的一层外皮,隔壁几个大小国天天上蹿下跳却被甩的越来越远。

  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却一步一个脚印的在一声声唱衰声中逐渐成长成了公知们吹捧出来的模样。

  这么一想,这些年上蹿下跳的公知们似乎还算有那么点功劳?

  当然,说会正事儿,徐杨的想法很好。

  但就怕官方和民间一些人接受不了,尤其是官方,这个时候的媚外,可不止民间,连官方一些部门不例外的。

  徐杨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国内目前的舆论环境如此被动,官方某些单位和部门的失职才是主要原因。

  他当然没资格也没必要去指点官方怎么做事儿。

  却可以试探一下官方目前的态度。

  不管官方是否允许转播国外的新闻,他都能大致摸清官方的态度和底细,本身对羚羊网发展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避开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雷区。

  所以,越想越觉得这事儿可以试试。

  因此对张晓颖道:“这事儿你跟唐潇好好商量一下,顺带起草一个草稿,把咱们的初衷仔仔细细的讲出来,嗯,写好之后先给我过目,我拍板之后你们再去找相关部门交流。”

  张晓颖咽了一口口水,“你真打算这么做?”

  “当然,这种利国利民又利己的好事儿当然要做,哪怕现在不能做,也可以提前预热一下,以后政策放松之后还可以继续,实在不行,就当是试探一下那些部门掌权人的态度和底线,没有坏处的。”

  张晓颖点头,跟着抱怨道:“你啊你,真把我当丫鬟使唤了,什么事儿都甩给我,赶紧的给我安排个靠谱的副手吧,不行,一个还不够,得两到三个,不然的话,我迟早得累死。”

  “找,这不一直在找吗?”徐杨赔笑,现在的张晓颖可是他最为倚重的手下,在大方向的决策上,张晓颖可能不怎么出色,但在执行层面,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干将,交代下去的事儿,基本上都能完成,又快又好。

  这样的手下,是个老板都喜欢。

  尤其是张晓颖在官面上的人脉更加珍贵,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他的短板。

  另外,张晓颖这段时间也确实太忙,公事儿私事儿一大堆,忙到也经常在公司里过夜。

  所以,张晓颖跟他抱怨,他还真不好意思说啥。

  劳苦功高。

  说的就是现在的张晓颖。

  而且给张晓颖配副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哪家公司的总经理没几个靠谱的副手?

  倒不是说现在的羚羊科技没有副总经理之类的高管。

  有。

  不但有,还有好几个。

  但能力都很一般,是矮子里选出来的高个儿,勉强能用,但要说独当一面帮张晓颖分担各方面的压力,却有点勉强。

  说直白点就是不堪大用。

  而公司内部培养的管理人才,还都是小花骨朵,距离开花结果还早着呢,毕竟时间太短了,再高效的培训机制也不可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培养出一堆副总级别的高管。

  速成班都没那么快。

  所以,还是要从外边招募。

  也一直在招募。

  前来应聘的也有不少,但大多数都不符合要求。

  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大部分都没有做好成在一家互联网企业担任副总的准备。

  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准备。

  之前就说过,羚羊科技的工作节奏和强度在国内国外都是最高最强的,就连工作环境,也是绝大部分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哦,在某些公知们编造的谎言中有,但没人会当真。

  以至于一些偏保守点的应聘者,看到公司内堆积如山的零食、各型各色的便装、随处可见的装饰品、直呼花名的上下级文化、像娱场所多过像一家企业的工作环境之后,都打了退堂鼓。

  等这些人出去,更把羚羊科技给妖魔化了,传言中的羚羊科技是一家不务正业的公司,虽然看起来挺有前途,实际上难成大器没有前途之类。

  什么样的传言都有,甚至影响到了一些潜在的求职者。

  当然,有留下来的,但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所以,尽管羚羊科技一直在招人,甚至在高薪挖人,但效果却挺一般,符合徐杨和张晓颖要求的副总级别的高管一直没有找到。

  不怪他俩人要求高。

  实在是羚羊科技的发展速度太快,眼看着就要启动上市程序,张晓颖的副手也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岗位。

  羚羊科技现在的估值就有几十亿美金,上市之后破百亿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张晓颖的副手一到岗就要负责至少好几亿美金的业务。

  不说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仅仅是这个概念,就足以让许多求职者未战先怯。

  目前国内的民营企业中,总资产达到九位数美金的都没多少呢。

  也就是说,尽管是几个副总的岗位,可只要入职,那基本上等同于一步登天了。

  紧紧冲着这个稀有程度,徐杨和张晓颖也不会随随便便放给出去。

  随便给其他人,还不如暂时用着目前这几个,好歹也是一同成长起来的“老资格”,总比频繁的更换管理层要稳重一些。

  羚羊科技这种大公司,一动不如一静,尤其是管理层面,真经不起动荡。

  该换人是得换人,但不能拿副总岗位当过家家,今天换这个,不行明天再换那个,得慎重。

  重生前的某度在衰败的时候就有这种现象,天天换高管,天天搞业务整合和拆分,那频率,比闹着玩还随意。

  结果也看到了,越闹越没心气儿。

  仅仅是一个造车业务,在互联网车企这个概念刚刚兴起的时候,某度就在折腾,可是等到贾回国的PTT豪车都出成品了,某度还在那儿玩概念。至于这业务的负责人,更是早就换了不知道多少茬儿。

  不止造车业务,音乐、网文、长视频、短视频、外卖、打车、直播、人工智能、云储存等等业务都是这么一步步玩垮的,明明起步都挺早,概念也很时髦,甚至在流量层面也占据很大优势,可就是做不成。

  为啥?

  管理层出了问题。

  利润至上的经营理念让各部门上上下下都急着变现,一旦短时间内无法盈利,就要换人。

  越换,越急着赚钱,目光也越短浅。

  最后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卖业务、啃搜索的老本度日。

  偏偏小李子还没有魄力刮骨疗伤,只能拼命开发新业务给庞大的躯体输血。

  但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所有努力都是饮鸩止渴,于事无补。

  船小好调头。

  船大了,别说掉头,就是稍微偏转一下航向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那一个个部门总经理、副总们,就是船上的大副二副三副水手长之类,看起来似乎随时都可以用其他人替代掉,但就算再厉害的船员,到任之后也需要适应船只状况、水手能力以及航线、气候、水文等等细节。

  频繁更换这些人,只会让船只始终处于一个小心翼翼的试运行的状态中。

  这一点上,徐杨和张晓颖的态度高度一致。

  副手得换更有能力的。

  但不能随意更换。

  于是,羚羊科技的一二把手天天忙的跟狗子一样直吐舌头。

  张晓颖抱怨完,试探着问:“要不,让你那小秘书来我这儿忙一段时间?”

  “别,她有她的活儿,”徐杨急忙阻止。

  开玩笑。

  他怎么可能把范晓璇借出去?

  真借出去,怕是会有去无回。

  虽然还不知道范晓璇的真实能力,但有学历有证书还有鲜亮的工作履历以及靠谱的推荐人,最关键的是还年轻,能接受和适应羚羊科技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加盟羚羊科技的意愿也比较强烈。

  有这么几个要素,范晓璇在羚羊科技应该能站稳脚跟。

  这种情况下,借给张晓颖用一段时间,怕是张晓颖再也舍不得还回来。

  而且,范晓璇的工作量也一点不少,重要程度更是一点不差。

  不过看起来熟人介绍是个不错的办法。

  嗯,可以问问刘晓松还没有范晓璇这样的人才。

  徐杨好说歹说,才把张晓颖应付过去。

  然后赶紧给刘晓松打电话。

  刘晓松很给面子,“老弟信得过我,这事儿包我身上了,这就给你联系几个,不过别嫌弃啊,不是范晓璇那样的顶级人才。”

  “年轻,熟悉互联网,人品靠谱,就这三点要求。”

  “不是这样的人,我敢介绍给你?”

  “嘿嘿嘿,那先谢谢啦。”

  “不用客气,啥时候还想融资,别忘了我就好。”

  “……你还有钱融资?”

  “卖了某企鹅的那点股份不就有钱了?”

  “开玩笑吧?舍得?”

  “这有啥舍不得,”刘晓松很无所谓,“鹏城马和他的某企鹅确实有前途,但跟老弟你和你的羚羊科技一比较,那差距就不是一点半点了,某企鹅成立了那么久,现在连盈利方向都没找到呢,还在烧钱,估值只有十个亿左右人民币,而你的羚羊科技呢?只要我脑子没问题,就知道该怎么选。”?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60256/197822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