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三国铁血龙骑 > 第四十二章:黄巾乱起

第四十二章:黄巾乱起


  时光如梭,转眼就到了光和七年(14年),也即是中平元年。

  初春。

  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的东汉。张角一面派人在官府衙门墙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认,另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又数次到洛阳勾结中常侍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

  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门徒唐周向官府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灵帝大怒,下旨抓捕太平教徒,马元义被抓后被车裂而死,官兵在都成洛阳大肆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

  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官吏、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灵帝拜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广招乡勇、训练士兵、整点武器、武装义军与黄巾军作战。

  皇甫嵩上谏解除党锢,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以提升士气,而吕彊又对灵帝上言:“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

  灵帝接纳吕疆提案,于壬子日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而另一方面又发精兵镇压各地乱事:卢植拜比中郎将、持节,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主要负责对付张角主力;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儁军连军。庚子日,张曼成攻杀南阳郡守褚贡,响应张角。

  汉军在首战并未得利,于4月,右中郎将朱儁军就被黄巾波才所败而撤退,左中郎将皇甫嵩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被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低落。又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黄巾军并未因汉室的动作而有败退的迹象。

  官军讨伐黄巾军无功,各郡县被黄巾军攻破城池的消息如雪片一般飞入洛阳,灵帝大恐,不顾群臣反对,诏前将军赵云督帅边军入翼州讨贼。

  曼柏将军府,赵云召集麾下文武,商议入翼州讨伐黄巾贼之事。

  “圣上有旨,诏令我北疆边军入翼州讨贼,大家都说说吧,谁去谁留?要派出多少兵力?谁来负责后勤补给等等,大家都发表自己的意见。”赵云开宗明义,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灵帝的诏令,以及派兵等事宜,让大家讨论。

  军师郭嘉首先发言道:“启禀主公,属下认为,这次入翼州讨贼,不宜兵力太多,骑兵一万、步兵两万足矣。”

  赵云微笑看着郭嘉道:“哦?奉孝说说你的理由。”

  “理由很多,其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主公近来风头太劲,以致于朝廷内外,越来越多的世家大族子弟对主公报以排斥甚至是敌对态度,这可不是好事;其二,韬光养晦。正如之前主公所说: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现在的北疆边军应该做的是多挖地窖,多藏粮草,马放南山,兵甲归库,藏其锋锐,静待时机可也;其三,主公讨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主公眼下功劳已经足够大了,正所谓功高震主,有的时候,功劳过大,并非好事也。所以,主公这次讨贼,尽可能的隐忍,将功劳让给卢中郎、皇甫中郎、朱中郎等支持主公的将领,如此既可以避免朝廷的猜忌,又可以帮助到支持主公的将领,可谓一举两得也;其四,借此机会,广收降卒,以充实我边疆人口。主公督领北疆,辖地广袤无边,可皆是地广人稀之地,急需大量人口实边,所以,主公此次讨贼的重心,应该放在收拢降卒上,尽可能地多收降卒,迁移至我边疆,正所谓:时不可失,失不再来也。”

  “好!好!好!奉孝这四条理由已经足够充分了,本将军就采纳了。文若,想必你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看法吧?”赵云夸赞了郭嘉一番,不忘身边还有一位“王佐之才”坐在那里呢,于是便点名问道。

  “启禀主公,属下同意奉孝大部分提议,只是主公这次入翼州讨贼,属下有点不同的看法,属下认为,军功该要的必须要,既然主公的名声已经足够大了,再大一点也无所谓了。奉孝所说的功高震主,必须是建立在主公能随时被替换的基础之上才会成立,但,如今的北疆,在主公的主导之下,可说是政通人和,欣欣向荣,朝廷换上任何一位,都无法在北疆站稳脚跟也。所以,为了给北疆争取更多更大的权利,主公还得多立军功,使朝廷不赏不足以向天下交代。”荀彧果然不愧为“王佐之才”,他站在纵观全局的高度看问题,视野又是另一番景象。

  “主公,属下也认同文若的分析,是嘉之前考虑不周,思路局限在这次讨贼之战上面了,文若大才,所站的高度实非属下等能及也。”郭嘉听了荀彧之言,主动地站出来向赵云坦荡的进言道。

  “好,好一出将相和的戏码,本将军今有诸位俊彦倾心相助,实乃云之大幸也!”赵云见荀郭二位并不以意见相左而争执,反而是一团和气地为整个北疆考虑,殊为难得,便大声地赞扬道。


  (https://www.xdingdian.net/ddk257801/16975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