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西游医圣 > 第034章 洞内秘宝

第034章 洞内秘宝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涵从冥想中退出,慢慢站起来,伸个懒腰,将石床轻轻搬开,放过一边,走了出去。

  未到洞口,便听涛呜浪吼,响成一片。

  出洞一看,山下面的水已齐山腰,浊浪如沸,黄流翻腾。石壁上那一股飞瀑,在山洪暴发之后分外宽大。

  只见天上阴云密布,细雨霏霏,遥山匿影,远泊云低,左近林木都被烟笼雾罩。

  倒是近山一片,经昨晚大雨冲刷之后,越显得沙明石净,壁润苔青,景物清华,别有一番幽趣。

  此刻水势未退,去路已阻,小雨还下个不住,天上没有日光,也辨不出时光、方向。

  在脚底石地的凹处聚着一汪血水,李涵想起昨晚的怪物,猜是那东西负伤落水,也未在意。

  他返回洞中,取了个锅,烧了一锅开水。

  虽然,就算很多天不吃东西,如今他也已可以忍受,但“吃”是人生一大乐事,能让自己多吃点好东西,每时每刻有个好胃口,是一件好事。

  对于李涵来说,能吃就是福!

  他先就着开水将空间戒指中的炒米泡来吃了,然后取了一块虎肉,到水中洗净。

  因嫌肉淡,打开了一篓兜兜咸菜,将虎肉一切,放入锅内,一同煮熟。锅小煮不得许多,又切些在火上烤。

  他所携虎肉全是极肥嫩之处,不一会儿便都烂熟。吃完煮的,再吃烤的。

  又取出储存在戒指中的锅魁,泡在肉汤内来吃。

  这锅魁的来历,有个典故,据说是跟大智近妖的诸葛亮有关。

  相传诸葛亮在行军打仗时,考虑到埋锅造饭,很不方便,于是便在休战之时叫人成批地生产一种形如锅状的干饼,每人发几个,以备战时食用。

  后来这种制饼方法流传到了民间,人们在口味上翻新,有甜有咸,有荤有素,还美其名曰“锅魁”,意为锅中之魁。

  其实当年诸葛亮是否去过南充作战,这个交给史学家研究。

  而他“鞠躬尽瘁,死后而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发明创造的锅魁,更是丰富了我们的口味。

  锅魁在最初发明那阵,就只是一个烙熟的饼子,后来才想到可以将锅魁中间开一个口子,塞入其它可吃的东西,于是吃法花样多了起来。

  锅魁有荤、素之分。

  荤锅魁有成@都的夹肉锅魁,是灌入牛肉或大头菜,像极了西方国家的三明治;郫县的军屯锅魁,里面裹有肉馅。

  素锅魁有甘@肃文县(三国时称为阴平)锅魁,连盐都舍不得放一点,按斤两制作,是当地人的主食。

  南充现在的锅盔有些是夹凉料,属于典型的素锅盔;有些是夹卤肉,则为荤锅盔。

  制作时将面粉揉得糍糯糯的,捏成一个小块,用木棍来回滚动,一边滚一边敲击案板,发出一阵叭哒叭哒的响声,极有节奏。

  待将面粉揉成状如满月的薄饼之后,放到一口平坦的铁锅上干煎,再放进锅下的炉膛中烘烤至熟。

  虽然甘肃文县人将锅魁当作主食,但南充人则视它为零食。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锅盔的花样也逐渐增多。

  有些锅魁的面上沾有一层芝麻,有些锅魁加入了蜂蜜,有些锅魁不再是圆形,而是做成了方形,如南部的方酥锅魁。

  锅魁的吃法也逐渐增多,甚至上了餐桌。

  如有些人喜欢用锅魁炒腊肉,人们挑食时反而忘了腊肉,而只顾去挑食锅魁。

  有些人喜欢将锅魁放进汤锅、火锅煮来吃。

  特别是将锅魁放进羊肉汤锅,味道极佳,甚得大家喜欢。

  ………………

  李涵随身携带的锅魁,连经数日,非常坚实,经这咸菜虎肉汤一泡,立时酥透。再加上汤,鲜美而不腻。

  汤中咸菜脆口,又带点辣味,真是其美无穷,直吃得一点余沥都无才罢。

  “往常在家里,都是用鸡汤来泡锅魁,哪有这么好吃?嗯,这都是那咸菜的功劳。”

  李涵微笑着自言自语,可惜好娘子美玉没有陪在身侧,一起享用这美食,有点可惜。

  吃饱喝足之后,收拾好东西,他又潜心修炼起来。

  到了半夜,他觉得口渴,想取点锅中剩水解渴,刚刚走到灶前,猛见灶那边放小石榻的洞壁角里,竟有一团淡淡的白影。

  李涵心中奇怪,略一沉吟,从戒指中掏出一把宝剑,轻轻刺了一下,锵的一声,其音清脆,但白影仍然未动。

  起初他怀疑是剑刺在石上的声音,便又刺到别处。谁知剑尖到处,火星飞溅,声音却哑得多。

  他又用剑往有白影处拨了两下,除了声音与别处不同外,空洞洞并无一物,也就不去管它。

  回到灶旁去寻水时,才想起那口小铜锅,睡时已放在堵门的小石榻顶上。

  方要纵身去取,忽然听见呼呼两声,音虽微细,听得极真,仿佛从那壁角间有白影之处发出。

  他心中一动,决定查看个水落石出,掏出一颗夜明珠,往那白影处一照,依然是一面洞壁,不过在那有白影处,有一个长圆形的细圈。

  洞壁是灰白色的,唯独那里石色温润,白腻如玉,仿佛用一块玉石嵌进去似的。他拿剑尖一敲,音声也与别处不同。

  李涵一时动了好奇心,想将那块玉石取出看看,怎料玉石的周围与石相接处,只有一圈线细的缝,剑尖都伸不进去。

  他将剑往石旁洞石处试刺了两刺,剑本锋利,石落如粉,那玉却是坚固异常,连裂纹都没有。

  “是块好玉!”

  李涵微微一笑,再往石缝处一看,已显出嵌放痕迹,便用剑尖照着那长圆圈周围刺了一阵,刺成比手指还宽,深有寸许的缝隙。

  他放下剑,将两手伸入缝中,捏住那块玉石的外面一头,用足力量往外一拉,随着沙的一声,那块玉竟整个从壁中滑出。

  捧起一看,是一块长形扁圆的白玉,映在李涵脸上,闪闪放光。

  那玉长有一尺七八,围有五六寸宽厚,一头平扁,一头略尖,形如半截断玉簪。

  通体没有微瑕,只是当中腰齐整整有一丝裂缝,像是两半接棒之处,稍稍用力,登时分成两截。

  李涵看到左手这一边,中间插着两柄剑形之物,连忙取出一看,果然是一鞘双柄,长有一尺二三寸的两口宝剑,剑鞘非金非石,形式古朴。

  “上古宝剑?好东西啊!”

  李涵欢喜得心里怦怦直跳,将剑柄捏定,往外一拔,锵的一声,立时室中打了一道电闪。

  银光照处,满洞生辉,一口寒芒射目、冷气森森的宝剑,已然到了手内。

  虽然这把看似不凡的宝剑,肯定比不上太上老君的幌金绳和芭蕉扇,但这毕竟是他无意中得到的,只喜得心花怒放。

  剑上发出来的光华,在室中乱射乱闪。

  另一把剑拔出之后,剑光竟是青的,照得人须眉皆碧。

  李涵将两把剑互相交替把玩,都是爱不忍释,干脆施展御剑术,以意念指挥,在洞中飞舞起来,旋转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心随意转,剑随心动,如臂使指。

  耍了一会儿,收起两把飞剑,他又将那藏剑的两截玉石细看。

  在藏着宝剑的那半截,里面还有一片长方形的小玉佩,上面刻有几行四分小字。

  就着剑光一照,是“聚萤铸雪,寒光耀目。宝之宝之,元为有德”的四句铭语。

  另有“青城七灵修士天残子,将游玄都,留赠有缘人”的字样,书法古茂渊淳,像是用刀在玉石上写的一般。

  那两口剑柄上,也分刻着“聚萤”、“铸雪”四字。

  “原来是青城派天残子在飞升到仙界之前,留赠有缘人的宝剑,那我就收下喽,送给娘子防身也好。嗯,我肯定就是这个有缘人。”

  李涵收起两把宝剑,输入绿色能量,将它们包裹起来。如此一来,就可以隔绝别人的感应,无法再强行收取。

  “咦,如果我用这种法子,强行收取别人的兵器和法宝,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呢?”李涵忽发奇想,跃跃欲试。

  ………………

  到了第二天,李涵走出洞来,只见日光虽已出来,但山顶上的云雾不仅未退,反而降低了。

  他取出那两把新得的宝剑,从云雾中往山顶走了上去。

  他拿着兵刃,原是为了防备虫蛇暗中侵袭,谁知才一走入云雾中,猛见手上剑光照处,竟能辨出眼前路径。

  于是他将绿色能量运遍全身,凭着这一青一白两道光,照路前进。越往上云雾越稀,顷刻之间,居然走出云外。

  眼望上面,虽然险峻,竟是一片清明,山花如笑,岚光似染,还未到达山顶,已觉秀润幽寂,气朗天清。

  只是鸟类绝迹,依然见不着一点影子。

  及至到了山顶上一看,这山竟是一个狭长的孤岭,周围约有二十余里,四外都被白云拦腰截断,看不见下面的景物。

  李涵顺着山脊往前寻找,走有四五里,忽见岭脊下面云烟聚散中,隐现一座峰头。

  峰顶高与岭齐,近峰腰处,三面凌空笔立,一面与岭相连,有半里路长的一道斜坡。坡上青草蒙茸,虽在深秋,甚是丰肥。

  他行近峰前,正对着那峰观望,忽然看到丰草中似是有个白的东西在那里闪动,定睛一看,正是一只白兔。

  李涵微微一笑,轻脚轻手地走过去,不一会儿离那白兔只有丈许远近。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53283/152986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