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杜若衡芜 > 第141章:僵持

第141章:僵持


  杜若心知赵宁今日心情不好,少不得便哄着两个小的。

  “珽哥儿玥姐儿要乖一些,平日里你们阿爹都很累,今晚难得歇息,咱们便让阿爹多歇息一晚,等会儿阿娘陪你们去玩可好?”

  “不要!”

  “阿娘,天天跟我们玩,今天要阿爹!”

  “要阿爹玩儿……”

  “……”

  “可你们阿爹他今日累了,你们就不能心疼心疼……”

  杜若话未说完,便听赵宁对两个小的道:“没事儿,阿爹这就带你们去听响响!”

  珽哥儿玥姐儿立时便高兴的欢呼起来。

  杜若便道:“还是我带着他们去玩好了,你便先歇着去吧!”

  “放心,我没事儿!”赵宁说着拍了拍杜若的手,示意她安心。

  杜若忍不住嗔道:“殿下就惯着他们好了,早晚有一天会把他们给惯的无法无天了不可!”

  “我的孩儿,我乐意这般惯着!”赵宁说着一手提了一个便出去了。

  杜若见他们爷三个走远,忍不住叹息一声。

  每次都是这样,只要两个小的一闹腾,不管什么赵宁总由着他们,尤其玥姐儿,那更是予取予求。

  两个小的似懂这些一般,仗着自己年纪还小这才敢这般闹腾。

  杜若想着,若他们再大一点儿懂事了还这般闹腾的话,可就不能由着她们了!

  杜若这里收拾妥当去寻那爷三个时,却见赵宁带着两个小的正在院子里玩闹,看着赵宁在那儿点了炮仗跟烟花,那烟花一下蹿出老高,在空中砰的一声炸开,随即便是漫天的闪光小点……

  赵宁每点一个,珽哥儿玥姐儿就在边上一边跳着拍手,一边欢呼着响响,还要响响……

  杜若这才明白,原来这便是两个小家伙口中说的响响。

  珽哥儿远处站着看了一会儿觉得不过瘾,便脚步蹒跚的就要往赵宁身边去。

  吓得边上跟着的丫头们连忙一把将其拽了回来,珽哥儿没能走到跟前看,忍不住便开始哭闹起来。

  杜若便上前接过珽哥儿。

  珽哥儿一看阿娘来了,顿时委屈道:“阿娘,响响……我要响响……”

  “响响只能离远看,不能近前去摸,你看姐姐都没要,咱们珽哥儿也乖乖的,咱们不要!”杜若哄着便拿起帕子给珽哥儿擦了擦眼泪。

  “抱抱……我也要抱抱阿娘。”玥姐儿一见弟弟可以被阿娘抱着,顿时跑过来抱着杜若的大腿,嚷着也要抱抱。

  赵宁听到珽哥儿玥姐儿的哭闹,将手中东西递给了身边的下人,随即便过来一把抱起了玥姐儿,“阿爹抱抱就好!”

  玥姐儿一被赵宁抱起,当即便停止了哭闹。

  而珽哥儿这里没见到烟花了,立时又嚷着要看响响。

  下人们见此,便又拿了一些过来放

  杜若同赵宁便陪着两个小的闹腾,直到两人玩的累了之后,才抱了两人回屋。

  待两个小的安置下之后,杜若同赵宁两人便也准备去守岁。

  杜若想着他今日心情不好,便捡了一些趣事儿说来,并不提朝上的那些事儿以及近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去烦他。

  第二日天还未亮,两人便起了。

  赵宁这里刚收拾妥当,便有紫苏过来说,方才前院的人禀报说宫里来人了。

  彼时杜若刚刚穿好了衣衫,因着今日是新年的第一天,为不留话柄,杜若还特意穿了件喜庆一些的衣衫。

  一听闻宫里来人时,杜若拿着梳篦的手下意识的便是一顿,“殿下……”随即想到什么,便问紫苏道:“可知宫里来得是谁?”

  紫苏便照实回道:“回夫人的话,这个到未曾注意,可要我现在去问问?”

  赵宁见此,便杜若道:“没事儿,我去看看,你先收拾一下,待会儿你再去看看珽哥儿玥姐儿他们两个收拾妥当了没有,回头咱们一起进宫去!”

  他行事一向光明磊落,要真有人想无中生有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杜若点头,他虽说着没事儿,可杜若这心里还是咚咚的跳个不停,总觉得要出什么事儿一样!

  今日乃新年的第一天,大庆殿里有元旦大朝会,后宫算也有个小朝会了。

  是以,在京中物品以上的官员以及内外命妇都要参加。

  这也就是说,今日一大早没别的事儿,大家都要往宫里赶,宫里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派人到谁家去关照的。

  会这般特地派人来,那就只能说明出事儿了,而且一定是大事儿!

  她这里心下不安,令紫苏给自己匆匆梳了头发之后,便起身去看了一遍珽哥儿跟玥姐儿。

  两个小家伙昨晚睡得迟了些,这会儿这么早又被叫起,便有些闹小脾气。

  他们两个虽说没有规定一定要出现在今日这样的场合,但眼下这种时候,万事还是要谨慎些才是!

  是以,杜若也不管两人还在使小性儿,只吩咐奶娘给他们两个穿起来。

  两个小家伙也很是懂得审时度势,见阿娘脸色不太好,便也乖乖任由奶娘摆弄。

  杜若这里眼见他们快穿好了,便又回了主屋……

  刚到主屋,赵宁便自后面跟了进来,杜若还未想问话,便听赵宁道:“收拾一下,马上进宫,还有珽哥儿玥姐儿他们,也要起来。”

  杜若不知出了何事,但见他神色无疑,又这般说话,便只回道:“都已准备妥当,两个小的也被摆弄好了,现在可要启程?”

  赵宁边脱掉了身上的衣衫,便对杜若道:“你先去换了这身衣衫,还有两个小的也一样,素衣素服……”

  “这是……”

  “别院里的那位薨了。”

  “……”杜若闻言还愣了一下,片刻才反应过来,太后自移居行宫之后,便一直没在回宫,京里众人似也忘记了行宫还有那么一位太后娘娘一般!

  这些年一直都没有消息传来,不想再次听到有关她的消息却是因为这个!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具体还不甚清楚,待会儿先去宫里再说了!”赵宁说着已是收拾停当,“我在前院等你,简单收拾一下,到宫里在细细收拾也不迟,莫急!”

  这个时候,想来有那早走的人家,多半已经到宫里了,在回家换衣衫自是不提了。是以,宫里得了消息这会儿定然也有准备了。

  杜若一边应下,一边叫了紫苏进来,让她赶紧去跟奶娘说一下,给两个小的换上衣衫。

  随后便匆匆摘了头上方才插上去的钗环,卸了首饰,又脱了早些时候特意穿的衣衫。

  收拾到一半儿才想起一事儿,连忙又叫了人进来将府里前些日子挂上的彩灯门帘儿等都一一摘了,再不就直接给换成素些的颜色。

  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不能在这些细节上出岔子,免得最后还要在这些事情上被人拿住把柄大作文章。

  她这里换好素衣素服收拾妥当之后,又跑去看了两个小的,见两个奶娘正叮咚的忙着。

  杜若见此,立时便上前帮忙,不多会儿便将两个小的也收拾妥当。

  这才使人抱着两个小的一起出了前院。

  前院里,马车等早已备好。

  待杜若她们娘儿三个一上车,马车便立时启程出了郡王府。

  到了宫里,天才刚刚放亮,宫里却已经是满目素缟。

  杜若心下稍定,幸好她出来时府里早已换的差不多了。

  一时遇见了诚王妃,诚王妃又问了一遍这些细节,得知杜若早已布置停当,便道:“你做得很好,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乱了阵脚,免得给人拿住话头!”

  “是,谨遵大嫂教诲!”

  诚王妃便转而看了看在丫头们怀里睡觉的珽哥儿玥姐儿,忍不住心疼道:“苦了两个孩子,这么早便被叫起,其实大可不必让他们也跟着来,不过点点大的小娃娃又知道个什么!”

  “大嫂方才也说了,越是这个时候才越是不能让人抓住把柄,他们两个不碍事儿的!”

  诚王妃闻言便点了点头。

  随即少不得同诚王妃一番交谈,见有来了人两人才没在说话。

  一上午的时间,宫里除了摆出了一个灵堂,换上了一片素缟之外,别的什么事儿也没有。

  至午间用饭时,杜若才听说,前朝为了这会儿去不去别院迎回太后梓宫的事儿竟是吵了一上午的时间。

  一部分人认为,太后生前虽做出了一些糊涂事儿。但她致死都是大宋的太后,梓宫自然要迎回宫中,一切礼仪都要按照帝王的规制来办。

  不想官家一听到这里,脸色顿时变了。想她做下了那些事儿,他是看着她好歹也是阿爹亲封的太后,又对自己有着养育之恩,这才没有立时废了她。

  如今倒好,她走了,自己还要按照祖宗的规制礼仪来厚葬她!

  这如何能行!

  官家也不说话。

  可他不说话,不代表下面的人不会说话。

  紧接着便有人认为,太后生前既已经挪去了皇家别院清修,且她一向不喜人去扰她。这个时候便不必在将梓宫在迎回宫内,若真这般做了,惊扰了太后她老人家反而不好!

  这还算是一种委婉的说法,真有那不知轻重一心只想讨好官家的人。

  便道太后的后事一切礼仪全部按照祖宗规矩来办,是万万不合规矩的。

  太后生前虽未被废黜封号,但那是官家仁义至孝,这才为她保留了最后一份自尊。

  实质上就她做下的那些事情,便是废了封号也不为过,既是如此,那按照帝制礼仪来下葬自然就不行了!

  如此,几方人马各吵各的,谁都有理,却谁都说服不了对方,事情便这般僵持了下来。

  这眼看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事情仍旧没有一点儿的进展。

  杜若这里听了一些闲话,七拼八凑的渐渐也晓得了一些内情。

  听说,太后在腊月里便已抱病在身了。

  腊月中时,别院还曾来人请旨说是太后自觉时日无多,便想着在临死前能回到宫中。可那时官家却并未答应,只道这事儿他会考虑。

  这一考虑便又是半月过去,年二十九时别院那边又来人问了一遍。

  这次却是郑皇后接见的来人,郑皇后晓得官家对那位心里有多执拗,便推说道:“太后既是要回宫,自是应该的,这宫里怎么着也要准备一下。可眼下说话就到年跟前儿了,再动手收拾也是来不及了,便等过完十五再说好了!”

  这话说完,郑皇后还觉得不过意,随后便派了御医去给太后诊治。

  可太后一听说郑皇后直接将她回宫的事宜推到了年后,当即便撵了跟来的御医……

  别院伺候的身边人心中本就对这差事略有不满,一看宫里这明显是不想问事儿了,便也多有懈怠。

  以至于,过年当天都没人去太后寝宫看上一眼。

  后来有个小丫头半夜里起夜,说是听到寝宫传出什么动静了才大着胆子去看。

  结果这才发现,那身子都已僵了……可见早不知何时便去了!

  随后别院的人想着昨天过年,今日又是新年,且宫里对别院早有不闻不问的之心,那些人便拿不准到底该不该如实上报。

  最后还是别院几个管事一起商议,最终决定先将此事跑来告诉定王,想问他讨个主意。

  毕竟他先前可是太后一脉的人,虽说太后失势,可到底应该念着一些先前的情意才是。

  哪知他们派去的人刚说了一句是来自别院的,定王府的人连门儿都没让他们进,直接一把锁上了大门,任你叫破了喉咙也没人应声。

  随后也是实在没了办法,这才转而去了诚王府,然后才由诚王带着他们进宫向上面禀报了此事!

  太后便是死后都未能如愿再次回到宫里。

  先前几方人扯来扯去的僵持了足足两天,才终于决定各退一步。

  太后可以按照祖宗规定的同帝制下葬,但一切仪式皆在皇家别院进行,梓宫不迎回宫内,宫里设灵堂给人哭丧吊唁,七天之后便可撤去。

  至于太后梓宫在别院停灵多少天,这个事情之后再另行商议……至此所有的王公大臣,内外命妇便日日都去宫中轮番吊唁。

  只这番又是为哪般,他们吊唁的不过是一个空空如也的灵堂而已!

  官家辍朝三十日,每日里按时举哀,随后便宣布三个月的国孝。

  虽说如此,可七日之后,宫里一夜之间便撤走了所有的东西。

  紧接着宫里民间该如何还是如何,走亲的接着走亲,访友的接着访友……除了偶尔能看到还有人穿着素衣素服之外,别的便什么都没了。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45965/176997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