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奇葩公子 > 第256章 官太大了

第256章 官太大了


  三个老家伙都不是扭捏人,办事效率之高,让成哥都吓一跳,只一天便议定了各项细节,又专门花一天叫于志成推荐商量各个关键位置人选。

  三日后便举行即位大典。

  一通繁琐的礼节之后,在众文武大臣山呼万岁中,李泰登位,国号仍是炎,年号泰安,祭典了大炎先祖,细数皇兄、皇侄之过,将李智逐出家谱。

  官员也沿袭原益州官制,京城设左右丞相,左丞相总领政务,下设政务堂,分财税、吏务、刑法、内务、建设、文化、医药、农事、商务、工艺等部。右丞相总领军务,下设军机堂,分兵器、战备、邦交、信息、运输、水事、兵学等部。地方设刺史总领一道政务,设都督总领一道军务,及各道政务堂、军机堂;设长使总领一州政务、节度使总领一州军务,及各州政务堂、军机堂;设县令总领一县政务。

  特封于志成为怀王,封地京兆府;特封太师,参赞政务,为文官之首;封骠骑大将军,参赞军务,为武将之首;一等护国上将、一等护国大夫。

  听到这些封号,于志成直接傻了眼,要是再赐个亢龙锏,是不是可以打皇帝?这么多大官加身,怕不是比皇帝还忙?哪还有时间去勾搭小妞?妈呀,老子是来鬼混的,不是来当奴隶的。

  于志成头大如斗,连忙抗议道:“禀陛下,微臣才疏学浅,身体不适,经常性头疼脑热,行动不便,实在当不得许多大官,依微臣愚见,太师之职,苏大人足以胜任,骠骑大将军,严大人乃是不二人选,或者沈长文、李云天、赵还山等都是当是大才,微臣实在难当大任,请陛下收回成命。”

  “嘿嘿,哈哈哈……”,听他胡扯,一众文武忍俊不住,各自掩口失笑。

  李泰拼命忍住笑,老脸一板道:“放肆!大殿之上,巧言令色,成何体统?恃才傲物,不愿为国出力,只顾一己之私,是何道理?赐你爵位功勋,乃是朕与诸位大人一同议定,休要推脱,再敢胡言,立斩不赦!”

  “这,这……”,于志成只得垂头丧气跪拜道:“谢陛下!”

  开玩笑,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呢,更别说是新皇帝上任了,何况这个新皇帝还是自己拐骗回来的,这头一道命令就不听,那还得了?

  封严如玉、苏婉、沐玉兰、林翠儿、萧若涵、秦红月、萧若瑄、李玲玉为如意八公主、一品护国夫人,沐玉兰加封辅国大将军,一等定远将军,剑南道都督,代领汉中军事。

  封苏轼为左丞相,一等光禄大夫,代领刑法、吏务、农事等部

  封严颜为右丞相,一等光禄大夫,代领邦交、战备等部

  封萧宏光为财税、商务、内务部长,一等光禄大夫。

  封沈长文为剑南道刺史,代领文化部长。

  封赵还山为河北道刺史,代领工艺部长。

  封李云天为河东道刺史,代领医药部长。

  封石从云为关内道刺史,代领建设部长,这娃绝对是当初诗会的最大受益者,这升迁速度,简直是曰了天了!

  封于仲明为辅国大将军,一等定远将军,关内道都督,代领兵学部长。

  封刘震为云麾将军,二等定远将军,河北道都督,兵学部副部长。

  封何冲为云麾将军,二等定远将军,河东道都督,兵学部副部长。

  封童关为云麾将军,二等定远将军,陇右道都督,兵学部副部长。

  封李劲为云麾将军,三等定远将军,昭义军副帅,关内道副都督,兵学部副部长。

  封王小二为河南道刺史,一等光禄大夫,领信息部长,兵学部副部长。这官倒是又多又大,却也够难,来的时候只通知朝堂上站一站,也知道有奖赏,要是只赏金银财宝,小二哥定然眉开眼笑,刺史是什么?是苏大人,东坡居士哪个级别的,这哪干得下来?

  王小二冷汗直冒,慌忙跪拜道:“禀陛下,小民斗大的字不识得几个,万难担此重任,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泰眼睛一眯道:“哦?不识字?”

  “回陛下,它认得小民,小民不认得它啊。”

  “哈哈哈”,皇帝大笑三声,喝道:“不准!你自己想办法,退下!”

  啊?这,万一有个闪失,小命难保啊!王小二满脑袋浆糊,垂头丧气退下,满朝文武,就于志成和王小二这两个奇葩,死活不想当官。

  封徐宁为剑南水军都督、领水事部长,马如风为河南道都督,云天华领兵器部长,崔明成领运输部长。

  封萧明诚等二十三位天机阁武宗师兄弟、夏荷等十位隐月楼主为一等忠义将军,十位楼主再加封三品护国夫人,这个忠义将军也是专门单独为各路江湖英雄设立的荣誉爵位。

  各州县长使县令等昨天就已考核,今日面圣之后便分赴各地。

  民策也和益州几乎一模一样,县令除了断案,维持治安,随时注意探访辖区,观测百姓生产生活状况,还有突发预警等,也没什么太需要技术含量的,最大的要求就是品德要好。

  飞羽军、飞虎军、飞熊军、飞流军、飞豹军、飞龙卫、飞云卫、昭义军、忠武军等各军称号不变,赐军旗。

  其余诸文臣武将各有升迁奖赏,官员紧缺,天机阁的二十四位文宗先生也都用起来,至少先把各地商务、财税部领了,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财税、商务绝对是各部之首!

  分封完毕,文武大臣一起谢恩,山呼万岁。

  李泰抬手道:“众卿平身!朕新登大宝,我大炎非但远未平定,反而危机重重。眼下陇右、关内二道百姓尚可勉强自给,河东、河北、河南三道却是民生凋敝,连京兆府也受祸颇深,恐难坚持到明年秋收,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苏轼既然当了左丞相,除了于志成这个奇葩太师,乃是最大的文官,自然要首先发表意见,当下思索片刻,出班奏道:“启奏陛下,益州、汉中今秋收获颇丰,民众节余甚多,然其民策不宜变动,否则百姓难免生出惰性。臣以为,朝廷可造册暂借民粮,来年归还,并适当付些利是,如此,可匀益州之粮于河北、河东、河南三道及京兆府。各路商队尽量多换粮食,少换财物,以做补充,鼓励百姓节俭,共渡难关。”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45815/176992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