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明猛回头 > 第二十四章,三个选择

第二十四章,三个选择


  三人坐在树下臭贫,直到车队赶来,大家一起下马下车休息,吃些干粮。

  李士淳岁数大了,吃不得硬食,只是逃难路上也没有办法,把饼子拿水泡软胡乱吃了些。半日的颠簸,老人家身体有些吃不消,饭后稍作休息才来到朱慈烺几人身边。

  李士淳对朱慈烺行了个礼,便也席地坐在了树下,深吸了口气开口说道:“太子殿下要去山东,不走水路的话便是一路南下了,我等要去通州搭船,不如饭后就分道扬镳吧,省的老夫拖累了殿下的速度,京师情况不明,清兵要是很快追赶下来,殿下就危险了,还是快马加鞭早日入得山东为妙呀。”

  “老先生所言极是,我也正有此意,那就祝老先生一路顺风,他日得还京师,必请先生回京襄助。”朱慈烺的确也想着饭后就先行了,这大半日跟着李士淳车队,最起码少跑了几十里地。

  朱慈烺现在时间紧迫,他要赶在敌人之前赶到即墨布置,如果情况不如他所预料,那还要带着太子妃等人抛弃即墨继续南逃。

  李士淳看了看朱慈烺,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劝道:“太子殿下,据老夫所知,山东自戊寅虏变以来,数次为清兵肆虐,已然残破不堪。前年清军攻克山东三府,还杀了鲁王等宗室,掠夺财物人口无数。此时山东一无兵马,二无粮草,太子去山东,恐置自身于危地呀!”

  看着李士淳真诚的目光,朱慈烺不由解释起来:“老先生所言,本宫亦深知。本宫曾设想三处安身之所。一为南下隐姓埋名了此残生。二为直赴南京继位称帝。三就是山东组织力量挡住敌人南下。隐姓埋名之事不是我朱慈烺所为,本宫身为大明太子,自当竭尽所能中兴大明,怎能明哲保身,愧对先皇,愧对列祖列宗!南京称帝看似稳妥,其实南京如何老先生只怕比我了解。闯王入京,京师的大人们如何?只怕南京诸大臣还不及京师同僚。本宫一无兵马,二无威信,大臣们争权夺势,互相掣肘,敌人杀到城下之时,怕是又要开城纳降了,本宫岂不重蹈父皇覆辙?因此,本宫选择去山东,就因为山东残破,官员大多未赴任,可以安插亲信掌控府县,征集兵马,恢复生产,山东靠海又背靠江南,本宫以太子钧令,从江南征集些兵器粮饷应是不难,只要我不去动江南官员士绅的利益,他们应当还是会顾忌本宫身份给些面子。况且哪怕本宫败了,只要能延缓敌军的进程,就可给南方喘息之机,以江南人力物力,只要能有效组织,同心协力必可战胜强敌。”

  看着朱慈烺侃侃而谈,李士淳不觉老泪纵横。

  他虽为伴读,但太子府名师大儒众多,他与太子接触其实并不太多。印象中那个温文尔雅的精致小男孩,如今竟成长为一个心思缜密,意志坚定,颇有担当的翩翩少年。他并不如想象中那样,长于深宫,妇人与阉竖环伴,不知世间险恶,人心狡诈。

  “不愧是天家子嗣,当真是见识不凡,颇有中兴明君风采。”李士淳心中不由对大明的未来多了几分信心与期待。

  其实李士淳是高看了朱慈烺了,他的这些见识毕竟是融合了两个人的知识。

  原来的太子如能逃生,恐怕直接想的就是跑去南京了,再不济也是隐姓埋名逃得性命,只怕他是没胆量单枪匹马去组织势力抗击敌军的。

  朱慈烺这个选择是基于他知道历史走向,南明不成气候,并未向南宋一般,能够稳定的守住江南半壁百五十年。

  他虽然不知南明准确的存活时间,但印象中绝对是不长的,对于满清的抵抗更多地集中于史可法、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等几个英雄个人。

  皇室称帝的几人都是被杀的命。他可不想去江南做傀儡,跟一帮失势的老年人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他宁可在一张白纸上按照自己的意图勾画。

  至于为什么选择山东?其他几省,山西离陕西太近,未来一定是大顺与满清的战场,况且山西地势多山,他可不想钻山沟打游击。

  河南人口稠密本是不错的基地,但是河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中原大地自古为四战之所,以河南成大事者似乎只有曹公一人耳。朱慈烺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河南他没有信心能在极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防御。

  山东虽然残破,但是底子还在,人口众多,民风淳朴,而且即墨所在的胶东,偏居一隅,多山临海,不容易成为敌人主攻方向。

  他相信清军即使收编吴三桂和明顺降兵,关内兵力也就是二三十万,整合兵马多则数月少也要个把月时间,李自成回到陕西也一定会厉兵秣马以期再战,满清能够派往山东的兵力短时间内绝不会太多。如果能在山东联合郭升合力抗清,朱慈烺觉得胜算当在八成。

  “太子既然心意已决,老夫就不多劝了,老夫老了,已失锐气,只想着苟延残喘,保全性命,却忘了太子的身份,怎能苟且偷生。老夫回到家乡一定联系同僚,组织乡勇,筹集粮饷,为太子助力。”李士淳号称岭南夫子,在潮州一带颇具名望。

  岭南偏荒之地,历朝均为朝廷贬秩官员之所。但经过千百年开发,尤其是南宋之后,岭南逐渐发展起来,人口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能得到李士淳之助正是朱慈烺求之不得之事。

  朱慈烺激动地握住李士淳的双手,感激道:“老先生真乃国之栋梁!国难方显忠良!有老先生的支持,真大明之幸,本宫之幸也!”

  “祖父放心,温儿必竭尽全力辅佐太子,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以全我李家忠义。”李恒温在边上赶紧表态。

  李来顺撇撇嘴没有说话,李士淳官宦之家,祖孙二人对自己主上表忠心无可厚非,他一个反贼小头目,如今虽然跟了朱慈烺,但毕竟身份尴尬。

  朱慈烺送李士淳回到驴车,亲自扶老人上车,李士淳吩咐家人各自上车准备赶路。然后便和朱慈烺告别,依依不舍的向通州方向行去了。

  众人送走了李士淳一家,都感到无比轻松,毕竟跟着这么一群老幼妇孺,自己的行动太受限制。这时朱慈烺一行十几个人,二十几匹马,京师到济南八百多里路程,快马加鞭的话四天左右也就到了。

  “各位。”朱慈烺冲着众人一拱手,说道:“大家不论之前为何身份,今日追随了我朱慈烺,我视大家如兄弟手足。乱世之中能走在一起即是缘分,我希望各位能真心追随于我,建功立业。如哪位不想跟我,可自行离去,或去追寻闯王亦或隐居为民,悉听尊便。但是一旦决定追随我朱慈烺,那便要死心塌地,不可再心怀旧主了。他日我若与闯王兵戎相见,诸位难舍旧情,可请命回避不战。”

  虽然知道李自成命不久矣,与李自成交战的可能性极低,但朱慈烺也怕历史发生改变,今日这十几人就是自己的初始班底,谁知道里面那个会成为统兵大将,还是把丑话说在前头的好。

  尤其是李来顺,这个朱慈烺极度看好的汉子。说罢,朱慈烺不由的看向了李来顺。

  李来顺见朱慈烺看向自己,环顾了一下左右,十几个自己的老兄弟们也都在看着自己。

  回想自己的戎马生涯,虽然感念闯王救命之恩,但他在义军之中的确人缘不佳,才华不展,空有一番抱负,也常常心生怨念。

  自己这十几个手下基本都是和自己一般的不受待见的,但凡有点滑头的谁也不愿在李来顺手下受苦。

  因为老实,他这一队人马,多干些苦活累活危险的活,为闯王立下过汗马功劳。

  当年被边军追的到处逃窜的时候,李来顺不知多少次拼死保护李自成。心中自问,并不亏欠李自成。

  李来顺心志慢慢坚定起来,虽然刘宗敏命他跟随朱慈烺时,他就认可了自己是朱慈烺的人了,但是此时他想要做个彻底的了断,今后李来顺要为自己而活,他要施展心中抱负,辅佐眼前这个他看好的青年成就大业,他自己要做主公身边的大将军,主公臂之所指,他就挥师所向,为主夺取。

  既然下定决心,李来顺绝不拖拉,他就是个雷厉风行的汉子。

  知道朱慈烺不喜跪拜大礼,李来顺右手握拳击打在自己胸口,朗声道:“太子殿下,李某携众兄弟十八人今日拜太子为主,从今往后与大顺闯王再无干系,日后我等为太子征战,绝无二心,生为大明卒,死为大明魂!”

  “生为大明卒,死为大明魂。”另外十七人见李来顺做了决定,都跟着李来顺喊道。

  十八个壮汉,这一句话喊了数遍,朱慈烺听得心潮澎湃,他在幻想着十八人身后,数十万大军,枪明甲亮,军容整齐,士气高昂,只待他大手一挥就杀回京师,驱强敌灰飞烟灭,塑正统得继大统。

  正所谓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挥千军万马,横扫寰宇,建千古霸业,谁不服揍谁!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42861/146885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