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就藩海外

第四百四十六章 就藩海外


  镇抚司和东厂,是皇帝掌握的两大杀器。


  当然,在史书中提到,往往都是负面的评价。


  因为文官与太监如同天敌,动不动就阉人、阉党,仿佛太监有权就是皇帝昏庸,阉人权大便是朝政混乱。


  但历史上阉人乱政的情况很少,反倒是官员党争误国的比比皆是。


  况且,皇帝重用太监,一方面是信任;一方面是消息灵通,不被蒙蔽;另一方面则是压制官员,成为皇帝在幕后指挥的工具。


  朱由校也用太监,也用镇抚司,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都有。但随着朝局的变化,侧重点也不断改变。


  开始的时候,皇帝对于朝堂官员失望之极,利用镇抚司和东厂,狠狠地收拾了一批贪官污吏,以及党争误国之徒。


  即便如此,东厂的诏狱也转至镇抚司,抓捕和审讯也分开两处。


  等到朝局改变,都察院换上皇帝信任的铁面官员,镇抚司的主要职能便转向对外的情报侦察和搜集,东厂则负责内部的监视。


  现在,内阁和六部基本上都是皇帝信任的能员干吏,东厂的权力进一步压缩,抓捕权限也有了制约。


  总而言之,镇抚司和东厂的性质,越来越象是皇帝的耳目,保证各方面的消息快速而准确地反映。


  而司法权,基本上归于都察院、刑部等有关法司。


  对此,官员们是赞成并支持的。皇帝呢,则是向法治迈进一步,那也是他心中的目标。


  可要废除镇抚司和东厂,皇帝肯定是不同意的。互相监督,就需要多个部门,不能一家独大。


  现在朝堂清明,官员实心工作。但时间长了,保不准又犯老毛病,使大明又走上老路。


  镇抚司和东厂存在,皇帝手中就始终握着刀,能够震慑着文官集体。


  对于东厂权力的收缩,老魏倒无所谓,还松了一口气。位高权重,又是太监,历史上有几个好下场的。


  皇帝的信任还在,这才是最重要的。身为阉人,能安生养老,能得善终,已经是皇恩浩荡。


  魏公公也老了,历史上,现在的他已经是落魄凄惨,或者是已经上吊自杀。


  尽管他不知道这些,可也不妨碍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判断。


  皇帝越是重用你,越是给你权力,日后被推出来砍头当替罪羊的可能性越大。历朝历代,并不鲜见。


  对,皇帝提到了方正化,显然有看重之意。自己已经老了,还能干几年?日后多说几句好话,也算结个善缘。


  老魏心里想着,恭谨地听着皇爷吩咐差使,不外乎是大灾期间,要提防歹人造谣生事、立教作乱,还有对地方官员的贪腐也不能放松。


  “几位藩王都到了出京就藩的年纪。”皇帝突然话锋一转,说到的事情让老魏立刻精神起来,耳朵竖起,生怕漏掉一个字。


  近年来,皇帝对于宗藩的打压有目共睹,信王、桂王等藩王也留在京中,根本没有放出就藩的意思。


  可现在,皇帝突然提起此事,难道思路有所改变?


  而对于藩王的监视,确实也属于东厂的职能范围,老魏认真听着,心中还盘算着哪些人比较可靠,能派去监视藩王。


  皇帝轻抚着额头,显然也有些发愁。出京就藩是个大花费,可留在京城坐吃等死,看着也心烦。


  让他们去宗学学习,再给他们安排差事。可看起来,他们还不是那块料。


  好歹都姓朱,其中还有皇帝的叔叔辈,也不能真当“猪”给杀了。


  大灾害持续时间那么长,特别是北方尤其严重,留这些造粪机器在京城,得浪费多少粮食?那可都是从海外从南方,千里迢迢运来的。


  在大灾害临近时,皇帝曾经设想过最糟糕的局面,甚至有迁都南京,带着老婆孩子和群臣家眷,咱们都到南方吃饭去。


  这可不是瞎想,历史上皇帝带着群臣离京就食,在隋朝和唐朝都发生过。


  既然有先例,皇帝觉得也不算丢人。当然,经过一年的抗灾,皇帝信心大增,已经这个想法抛到九天云外。


  迁都是不用了,可京城里的人要稀释分流,就象北方灾区的百姓要移民一样,减少粮食的消耗,减轻朝廷的负担。


  象那些藩王、勋贵,全都是吃闲饭的,都滚蛋才好呢!


  南方粮多,受灾害影响小,去那里就食,岂不是好?再往南点,象湄公省,也是个不错的地方嘛!


  皇帝缓缓地说着,老魏垂着头,眼珠子直转,是真没想到皇帝要求的就藩,是这个样子滴!


  “朕已命董应举兴建府邸,瑞王、惠王、桂王陆续就藩。”皇帝往御椅后靠了靠,轻轻吐出一口长气,说道:“祖制不可违,朕也不想背个苛待宗室、薄情寡义的名声。”


  “皇爷仁慈,此乃英明之举。”老魏躬身说道:“奴婢这就挑选人手,不日便前往湄公省。”


  皇帝笑着点了点头,摆手挥退了老魏。


  凡是坐吃等死的,多半都是废物。不管是明朝的养“猪”,还是清朝的铁杆庄稼,最后都是一些文不成武不就的寄生虫。


  所以,皇帝对于宗藩没有好印象。机会也给了,去宗学学一技之长,难吗?想当官,以官职换爵位,不好吗?


  拿出积蓄,加入基金,挣的可能比俸禄还多,怎么就那么吝啬?家里攒着,还要向朝廷伸手,要不要脸?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降袭制度还没有正式实施,皇帝本不想在大灾害期间搞得动作太大,有碍稳定。


  可这一天天的等下去,损失的是朝廷,是国家。抗灾救灾,花费已经很大,这帮家伙却视若无睹。


  这是逼着朕动手啊!


  “召内阁袁可立、孙承宗,兵部尚书熊廷弼入京觐见。”皇帝在殿内走了两圈,决心已下,朗声命宫人前去传召。


  枪杆子里出政权,而枪杆子现在就握在朕的手中,谁敢乱动?


  皇帝有信心压服宗藩和权贵,但还是力持谨慎,和孙师袁师商议一下,要熊廷弼提前布置好各地驻军。


  谁敢造反,立时拿下,皇帝正愁找不到借口呢!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37677/197135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