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朕法 > 第三百三十九章大仓

第三百三十九章大仓


  自上次大败,刘焌狼狈逃回西川,便放弃了进取南川的念头。

  让他稍稍有些安慰的是,汉军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留在南川做着莫名其妙的事情。

  比如以卑劣的手段,挑起夷族内讧。

  刘焌心里明白,汉廷是想消耗夷族各个部落的实力,待这些部落元气大伤,再用对付蛮人的那一套,来对付夷人。

  他们为何不以雷霆之势,彻底摧毁自己?

  反而给他喘息之机。

  就不怕他卷土重来?

  对于这一点,方伯看的很通透。

  他已经多次对刘焌提及,以大汉当前的实力,不敢吞下整个蜀国,这样做,就像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会便宜了魏国。

  倒不如留着刘焌,作为大汉与魏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等到大汉实力增强,有信心与魏国争锋时,那时将是蜀国的噩梦。

  因此,经营南川,将南川纳入大汉体系,就成了汉廷的当务之急。

  所以,短时间内,汉军不会进攻西川。

  刘焌看着蜀国的地图。

  心中五味陈杂,在这个时候,他很是羞愧,他为了一己私欲,害的蜀国分崩离析,成了他国的砧板之肉。

  死后下了地府,有何颜面去见刘氏的列祖列宗啊!

  恍惚间,刘焌仿佛看到了老祖宗们指着他的鼻子痛骂。

  方伯抱拳道:“陛下,既然汉军暂时不会进攻,我们就应该全力发展西川和东川,整顿军备,增强实力,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与汉廷抗争。”

  刘焌回过神,点头道:“言之有理,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傲视列国,使他们不敢欺负我蜀国。”

  “陛下,丁宁先生还被囚禁于天牢,此人是个人才,上次判断失误,纯属意外,我认为,陛下应该再给他个机会。”

  方伯劝道。

  刘焌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说能劝杨明倒戈,结果害的我十几万大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出南川,不杀他算是客气的了,你居然劝我再给他个机会?”

  “让将士们,知道了,我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邕城之败,刘焌将责任一股脑推在了丁宁身上。

  毕竟战争失利,总得有人背锅。

  “丁宁在进攻前,也意识到了不对劲,极力劝阻陛下,只是敌人太可恶,故意派人迷惑我们。”

  方伯替丁宁开脱。

  “好了,再过段时间,待事情淡了,我会找个机会,放他出来。”

  刘焌松口道。

  大汉占据蜀国南川一事,引起了魏国的注意。

  他们此前在天棋关下,损兵折将,却一无所获,最终只能退兵。

  反倒是他们极力相劝出兵夹击的大汉,得了大便宜。

  这让成水华非常不舒服。

  他的心情很是郁闷。

  不仅是因为大汉得了蜀国一川之地之事让他不高兴,还有在云国的进展,也陷入了僵局。

  冉云大破黑志泽、李成金后,与聂正邦一起,进剿武军和鲜丽族。

  黑志泽、李成金一路败逃,一直退到济州城。

  济州城的东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他们无路可退了。

  黑志泽和李成金收拾残余兵马,决定死守济州城。

  同时,黑志泽向武国本土求援。

  济州城是最后的立足点。

  一旦被魏军攻破,则意味着鲜丽族将成为历史。

  武国将失去在陆地上的支撑点。

  赵国和大汉,都对武国充满敌意,已经不允许武国人从他们境内上岸。

  若是济州城再没了,武国将会被列国封锁在孤海上。

  东英海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老帅宁中次从明珠岛调回,并调了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让他火速增援济州城。

  宁中次很是不情愿。

  他老了,真的老了,在明珠岛的这段时间,又染了风湿,连走路都成了问题。

  可就是死不掉。

  东英海可不会因宁中次的身体状况而放弃征调他。

  在他看来,这是宁中次将功赎罪的大好机会。

  宁中次应该感激。

  哪怕还有一口气,也要撑着去打完这一仗。

  济州城背靠大海,退无可退。

  守卫城池的将士们在黑志泽的激励下,纷纷振作精神,决心要以死捍卫这一战。

  冉云、聂正邦来到济州城下,望着城高墙固的济州城,感到无比的头痛。

  他们率领的基本都是骑兵,只擅长平原冲锋,可若是换成攻城拔寨,骑兵就不行了。

  如果用骑兵强行攻城,很可能得不偿失。

  冉云于是率军驻扎在济州城外,向云国皇室成云部请援。

  希望成云部能派步卒,携带攻城器械,进攻济州城。

  成云部此时已逃到了云国的最西境,接到冉云获胜的消息,开始返回昔日的栖息地。

  并组织兵马,支援冉云。

  成水华知道,不攻下济州城,此战就不能算是全胜。

  如果撤退,就会给李成金、黑志泽卷土重来的机会。

  甚至之前的胜利和付出,都将化为乌有。

  可继续作战,补给线太长,辎重的消耗日益增加,即使是他们这般强大的国家,负担起来也感到吃力。

  成水华想让云国来承担这笔辎重,可云国人什么都有,就是没粮,否则也不用一到秋天就去赵国边境劫掠。

  他娘的,连续打了两仗,都是吃力不讨好。

  成水华腹诽道。

  唯一让他有些欣慰的是,成云部向他表示效忠,只要成水华称帝,他们立即上表,做魏国的藩属国。

  当皇帝?

  成水华暂时还没这个心思。

  对他来说,只要大权在握,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

  何必多此一举,背上谋权篡位的骂名。

  他已经计划好了,在他百年之后,让自己的儿子逼迫魏帝禅让。

  而他,终生不做僭越之事。

  虽然他已经干了许多让人不耻的事情。

  但面对心腹们的劝说,成水华依然回绝了称帝一事。

  他想保存自己最后的一点良心。

  事实上,他也曾有过称帝的念头。

  只是他的发妻曹建溋公主,不允许他这些做。

  曹建溋是有名的私生活混乱,面首男宠一大堆,但却是个极有心机和能力的人。

  她不能坐视自己的丈夫,篡夺自己家的江山,因此暗暗发展了许多心腹,作为制衡成水华的手段。

  对于这些人,成水华心知肚明,其中一两个,还是他重要的心腹大将,手握重兵。

  一旦闹将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成水华只能压制心中的欲望,装作为国为家的圣人。

  大汉贞元,秋。

  通过王秦和汉廷及各部各省官员的一起努力。

  今年大汉七省迎来了大丰收,这是自旧楚至今十年来,粮食收成最多的一年。

  没有蝗虫、水患、旱灾,没有人祸,基本上,只有勤劳肯干的百姓家里,都实现了温饱,有些去掉一年口粮,还有富余。

  王秦阅览各地送来的关于粮食的公文后,决定兴建大仓,作为日后战争的储备。

  永安省作为与赵国交界的前沿阵地,一旦赵汉开战,永安省将成为重要的进略要地。

  因此,王秦第一座要兴建的粮仓就定在永安省河州。

  大仓建在这里,有利于战事开启后,能迅速完成粮草补给。

  不必担心补给线过长,不必担心供应不足。

  第二座大仓,要建在龙潭口。

  蜀国的东川,是汉蜀日后争锋的关键所在。

  至于南方,王秦暂时没有兴建大仓的打算,南方局势稳定,百姓的生活幸福稳定,只要大汉仍在,他王秦当政,就不会有战事发生,为战争做储备的大仓没有修建的必要。

  第三座大仓,建在大宁,为日后收复明珠三岛,与武国争夺海上霸权做准备。

  第四座大仓,则建在京城,京畿地带,是国家核心,中央枢纽所在,没有粮食储备,是绝对不行的。

  尽管今年取得了丰收,但一口气修建四座大仓,并要将之储满,还是不可能的。

  但只要此后几年的粮食产量,与今年一样,堆满四座大仓,将不是问题。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12744/198766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