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雉朝飞之铁骨柔情 > 第087章 割肉计划

第087章 割肉计划


  很快,左丞相李博,中丞相闫恩旺,右丞相孔维新,户部尚书张春光,四位大臣在高鉴的引领下,一道步入养心殿。

  皇帝午饭没吃,他也不知道饿,像打了鸡血一样,脑子里一直想着李铁的十万字书。

  皇帝都没吃,高鉴自然跟着挨饿,他只觉得头晕眼花,走路战战兢兢,随时都会跌倒似的。

  身上少了点儿东西,扛饿的本领也是不及。

  见四位大臣进来,都没等到他们拜见行礼,皇帝便和颜悦色,迫不及待地先开口了:“四位卿家,请坐,请坐。”

  搞得四位大臣皆是一愣,这是什么节奏?陛下去了一趟忻县,回来咋变得如此客气?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无事献殷勤,非,非……即……哎呀!陛下不会是要割我们的肉吧?

  四位大臣坐定,刚开始还有些胆战心惊。

  皇帝先是扫视一眼,然后将目光定在户部尚书张春光的身上:“来,张卿家,你将这两年国库的收支情况简单汇报一下。”

  反正不知道皇帝要干嘛,但能看得出来,皇帝心情很是不错。

  这对于几位大臣来说,当然是好消息。那就问什么答什么呗。

  张春光回道:“陛下,去年国家总收入四百三十八万两白银,支出四百三十二万两,略有节余,基本持平;今年到目前为止,总入国库的银子共计两百五十六万两,因为战事的缘故,已经支出三百六十多万两,今年肯定入不敷出。”

  “那该怎么办呢?张卿家可否想到什么妙策让国库变得更加充盈?”

  “这个……”忽然来此一问,都没有任何准备,张春光滞了一滞,国家的钱都是靠税收,国库充盈了,下面各行各业的人自然就要勒紧一下腰带呗。

  不然,还能有什么办法?

  但无缘无故的,总不能增加赋税吧?

  这种事儿,张春光可不敢随便开口,弄不好全国人都要骂他十八代祖宗,甚至挖他家祖坟的。

  见张春光沉吟不语,皇帝又道:“诸位卿家说说,咱赵国人生活水平到底如何?贫富差距如何?”

  三位丞相官职一样,享受的待遇也一样,但以左为尊。

  所以,李博先行说道:“陛下,在这片大陆上,毫无疑问,赵国人的生活水平肯定是最高的,至于贫富差距嘛……”

  “很大,是不是?”皇帝其实也不算抢,只是李博琢磨如何措辞,稍微打了个停顿。

  李博回道:“是很大,不过贫富差距各朝各代在所难免。毕竟人与人不一样,享受的资源也不一样。”

  “朕关心的倒不是这个,朕关心的是,国家入不敷出,那些富人本就享受着穷人享受不到的优势资源,他们该交的税都交了没有?”

  看,刚说什么来着?无辜献殷勤,非……即……听起来这就是要割富人肉的节奏啊!

  不用说,在座各位大臣肯定都被划入富人的行列。

  皇帝悠悠言道:“朕这次微服私访至忻县,刚一到哪儿便遇到一件事,李铁的老丈人主动将他家从前隐瞒未报的一万多亩田产上报给衙门。”

  四位大臣不约而同地想着,嘿嘿,这是因为害怕了吧?若陛下不去忻县,恐怕该隐瞒的还是会隐瞒的。

  毕竟,全国一盘棋啊!如今这世道,哪个大户人家没有隐瞒几亩田地啊?

  皇帝接着又说:“区区一个员外,就隐瞒了一万多亩田产,也就意味着这一万多亩田产不用交税,全国有多少员外?有多少豪强大户?有多少勋亲国戚?这样算来,每年国家要流失多少税收?”

  李博轻轻地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皇帝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再次问户部尚书张春光:“张卿家,如今我们国家可耕种的田地面积是多少?较之前朝,是增多还是减少了?你心中可有一本账?”

  张春光回道:“陛下,如今鱼鳞册上记录在案的可耕种田地,共计两百三十二万四千顷,较之前朝减少了八十多万顷。”

  “为什么会减少?”

  “水土流失啊,荒废不种啊,当然也有隐瞒不报的。”

  “鱼鳞册上的记录准确吗?”皇帝接着又问。

  “这个……”张春光第二次愣住了。几十年来,收取田赋都是依据鱼鳞册。谁也没有怀疑过呀!

  关键,即便谁都知道,这数目肯定有水分,又能怎么着呢?

  还是那句话,全国一盘棋啊!

  似乎这也成为豪强大户一个潜在的利益点。

  那些人可是国家政权无条件的支持者捍卫者啊!

  他们拥有的多,所以害怕失去国家的庇护。

  难道要将那些人的田地全部清查出来?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鱼鳞册上记录的准不准?

  肯定不准啊。

  但这话没法儿说,当官的都心知肚明,谁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啊!

  小户人家寄田的事谁不知道?寄田不就等于间接隐瞒田产吗?

  大户人家都有两本账,一本是用来交税的,一本是用来收税的,当官儿的谁不知道?

  怎么查?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张春光只能选择了沉默。最主要,他不明白皇帝到底是几个意思,为什么忽然关心、问起这个问题。

  皇帝也不转弯抹角,直说道:“张卿家,你也不用吞吞吐吐的,朕知道肯定不准,对吧?”

  张春光和三位丞相都不言声,这时候沉默亦是一种态度,意味着认同,就是不准。

  皇帝步步为营:“既然不准,那有没有可能让它准一准呢?”

  张春光道:“陛下想怎么做?”

  “如果朕决定清查全国田地,历时三年完成,你们觉得有没有这个可能?”

  “……”

  四位大臣,包括饿得摇摇欲坠两眼发黑的高鉴,都是神情陡然一紧。然后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面面相觑。

  较之四位大臣,高鉴想得多一些,毕竟他知道陛下是因为看了李铁的信后,才会有如此行动。莫非李铁的长信上说的是这个事?

  仔细一想,这难怪陛下废寝忘食呢!如果真有可能清查全国田地,那得为国家增加多少税收啊?

  陛下能不高兴吗?

  只是……这项工程,谁敢接呢?那不等于与全国豪强大户为敌吗?

  想到这儿,他不禁心肝儿一跳,幸好刚才没有在四位大臣面前提及李铁。陛下那么高兴,那么喜欢他,这时候无论如何也要站在陛下与李铁这边啊!

  都说太监难当,既要照顾好皇帝,又要照顾好后宫,还要搞好与外臣之间的关系。

  身为太监头子,高鉴倒觉得其实太监也好当,做到一点就行:心始终跟着陛下走,或者说自己不能有心。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12518/117459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