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乱世谣言 > 第六十三章 “和尚国度” 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第六十三章 “和尚国度” 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乾元皇帝时常对群臣夸赞波国御史大夫宋豪的才能,几次给宋豪送去书信,希望他能到新国服务。都被宋豪把书信交给了承国皇帝,他的真诚表现,打动了承国皇帝,也对他更加信任了。

  经过几年的发展,新国的移民充实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地发生粮荒的事件大大减少,府库里堆满粮食。

  有了这些基础,新国用它来支持阵亡士兵的子弟免费教育,启迪下层人的智慧,又用来培养医务人员,波国的病菌战使新国统治者忧心忡忡,一直研究将来发生战争,怎么对付波国的病菌感染。

  乾元三年二月,乾元皇帝在御书房,召见枢密使姜妍,姜妍一到御书房,就看到乾元皇帝剪了自己头发,变成了光头,只有当和尚才会剪成光头,乾元皇帝有时也曾向僧人请教佛法,姜妍不禁心中有疑问“陛下难道是要出家吗?”

  姜妍关切的问“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朕,心情烦闷,所以才剪了这三千烦恼丝,朕还想让军队所有人都把头发剃光了,你看怎么样?”

  姜妍以为乾元皇帝是在开玩笑“臣认为不妥,这看起来是很不错,会让士兵误解在当和尚,释教历来主张止杀伐、虚名利,又主张人对世间万物无欲无求,追求心灵上的解脱,压抑物质上的追求,很多理念和军人有点相斥,多一个信仰,那样只会弱化、消极士兵战斗意志,会影响到陛下一统天下大业,因此早就有人主张废除释教,陛下以这个形象,使别有用心的人曲解陛下信仰,进而使更多人跟风膜拜,那样不知会造成什么不可估量的后果。”

  “你说的没错,如果人们连吃饭实际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信仰还有个屁用,可见你对释教是了解的,是人怎么可能做到无欲无求啊,朕现在才体会到做一国之君的难处,一言一行都会有人关注。”乾元皇帝有一丝感慨,只有在熟人面前才可能这样无拘无束的说,其它人面前他不能这样说,说话需要思考再三。

  “陛下,是天下苍生的信仰。”

  “这无关信仰问题,可朕想的是,士兵头发长,不利于清洁,打仗时,敌人经常能够拽士兵头发,造成很大的损伤,生活中也经常出事故,头发老是转到车轮毂里面去。”

  “士兵不是一直在把头发盘到头顶上了吗,传统观念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百姓受到这些几千年形成的思想作祟,推行时恐怕有很大怨言。”。

  “还是让它们剪了吧,朕都带头剪了,朕今后还要以这个面目见人,它们又有何难的。”乾元皇帝说。

  “军中女兵呢?”姜妍问。

  “同样也要剪。”乾元皇帝不容置疑的说。

  “是否跟其它将领商议一下?”姜妍又问。

  “也行,商议好后,先在你们中间和禁军中执行。”

  姜妍听出这句话的份量,是“执行”,而不是所谓的“推行”。

  召集将领商议后,还是有不少人不同意,在乾元皇帝强力推行下,才实行开来,在军中推行“剃发令”后,有不少人要求脱离军中。乾元皇帝说“就算脱离军中也要剃发。”

  很多人畏于皇帝严令,极不情愿开始剃发,不少人斥责乾元皇帝。

  随着局势的稳定,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国内许多官员丧失了建国前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开始安于享乐。

  战争时,新国实行兵者有其田,兵农合一的国策,吸引了大量的人从军,锻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军队中也出现了贪污腐败、任人为私的情况,这种现象始终杜绝不掉,很多军官把士兵当成奴仆,克扣他们的粮食、服装,这样下去严重损害了军事组织,也有损士兵尊严,继而破坏了军队战斗力。

  新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军中机制,在军中成立了晋升考核、监察两部委员会,小到九夫长,都配备副职,是怕如果部首去职,无法继续掌控局面,一部领导犯错去职,副职不能接任等等,这是为了避免内斗。

  剃发令还没有执行完毕。

  五月,乾元皇帝在以朱坎为首的朝中大臣要求下,破除阻力,又改革了中央官制,仿照有些国家的议政制度。

  由内阁负责处理国家事务,议政院负责审议、驳回、弹劾的权利,议政院制定的政策又必须经过内阁批准,这样互相制约。只有在问题相持不下时,才有皇帝裁决。内阁还有议政院成员都有皇帝亲自指定。议政院成员都是按照乾元皇帝旨意从各行各业中挑选的代表。经过乾元皇帝核准,才能上任,乾元皇帝曾对群臣毫不避讳的说:

  “无才的人用再多,就像用了一群三岁的孩童来治理国家,国家怎么能不衰败呢?而无德的人就像仓鼠一样啃食着国家。无才的人其实有时候也可以发挥用处,就是集思广益他们的智慧,由圣明的人来裁决、指挥”

  乾元皇帝先后给百姓下达训谕:爱国是从爱身边的人做起,因它人也是国的一分子,尚不爱它人,让人如何相信服你爱国,功名利禄熏心,就会罔顾它人性命,每个人私心太重,为亡国之象,一根筷子能折断,一把筷子很难折断;一个人的意见易统一,两个人的就比较困难了,会发生分歧,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国家,利益分配不均,也会发生纷争。

  如果参与议政的人,是国家的商人,它只会想着,怎么对商业有利,如果是军人,他只想着,怎么扩大手中的权利,如果是有封地的人,他只会想怎么扩大影响力和地位。每个人考虑问题的方向不同,一般是按所处地位决定的。我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朕,希望所言所行能够为了国家,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

  这套制度在乾元皇帝安排下,各种利益纠缠开始在明面上运行起来。

  乾元皇帝即希望议会制度能起到群策群力的力量,发挥人人为国家思想,乾元皇帝想用这种方法富强国家,又想继续操控手中的权利,可是那有那么好的事情,“舍得舍得,没有舍,又那来得呢?”

  他在组建议政制度的同时,也让权利暴露在了阳光之下,在公众舆论下。他经常又不得不顺从民意。

  但军权通过枢密院,还一直牢牢掌握在乾元皇帝的手里,枢密院负责军事谋划、调遣。而兵部只负责建设、训练、考核。则兵部更像是枢密院的财政部和后勤一样。

  乾元皇帝有一统天下之志,看到各方面都运行的不错,乾元皇帝召来朱坎问“现在可以一统天下了吗?”

  “武力征服天下,道义征服人心,陛下,现在天下人心思平,统一天下,还要做好舆论引导。”朱坎恭敬的回答说。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11815/134003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