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三国之定疆 > 102 樊城降

102 樊城降


  将工匠们的事情安排妥当,黄忠也到了蔡家船坞,看着那在河面上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大小战船,一个个跟新的一样,却一点都不感到惊讶。见过了周瑜拿下宛城的骚操作,黄忠现在对周瑜比周瑜对自己还有信心。

  “汉升,这十几艘战船就交给你和邓将军了,你们率本部兵马围住樊城,记住,只围不攻,切断樊城内与城外的联系即可,这些只要做好了,就记你大功一件。剩下的就交给你家家主吧,他身为荆州名士,既然投向讨逆将军,那就要做出来点成绩。”周瑜说道。

  “喏。”黄忠双手抱拳,心情激动的不能自己。他带兵虽然已经也有一个多月了,但真刀真枪的上战场却是头一次。是时候检验这一个月的成果了,只要这一仗赢得漂亮,那么自己在军中也就立住了脚。周瑜孙策两人对他的信任让他铭记五内,他黄汉升唯一能做的,就是证明自己,让周瑜和孙策看到,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忠,必不负两位将军所托!

  黄忠和邓展所部两千人驾着十几条战船雄赳赳气昂昂的向樊城驶去。

  襄阳城墙上,望着江面上一字排开的战船,望着桅杆上迎风飞舞的“孙”字大旗,刘表气得面色发黑,如今只能指望樊城驻扎的水军能够将这伙强盗给击溃了。

  事实证明,兵熊熊一窝,有多孬的将领,就有多孬的士兵。刘表性喜清谈,不爱武事,他手下的兵将就可想而知。

  面对着气势汹汹而来的黄忠和邓展,樊城水军派出了一艘楼船,八艘斗舰,数十艘艨艟的阵容迎战,却被黄忠和邓展利用荆州士缺乏训练的特点,各率亲卫驾乘艨艟,突入荆州水师阵型中,与他们短兵相接,进行白刃战,直杀得荆州兵屁滚尿流,狼狈逃窜方才罢手。

  此役,孙坚军共缴获战船七艘,其中楼船一艘,斗舰三艘,艨艟三艘,击沉斗舰四艘,艨艟五艘,荆州兵的伤亡在千人左右,而黄忠和邓展两人的损失则寥寥无几。黄忠更是在这一战中亲手缴获了荆州水师的楼船,身受数十创却斩敌百余,在孙坚军中赢得一片喝彩,被好事的士卒们称之为“黄睥睨”,彻底在军中站稳了脚跟。

  樊城水军经过这一战,彻底怂了,整支舰队全部缩在樊城内的水坞中,当起了缩头乌龟,任凭黄忠邓展如何挑衅,都咬定青山不放松,打死不出来。

  这支樊城水军的统领是楼船校尉张虎,和被黄忠斩杀的陈生原本都是襄阳城附近的流寇。刘表入荆州,蒯越用计将荆州大小宗贼一网打尽时,只有他和陈生幸免于难。之后刘表派蒯越和庞季说降两人,他们才归顺,成了刘表的部下。但刘表倚重豪门,张虎两人出身不好,又当过流寇,刘表就把陈生打发到了黄祖手下,把张虎打发到樊城任楼船校尉一职,而实际上,荆州水军的控制权却掌握在黄祖手中。

  刘表不信任张虎,张虎对刘表也不感冒,若非当时刘表势大,张虎也不会归顺。

  当前刘表被孙坚打得龟缩在襄阳城中,张虎对刘表就更没有忠诚可言了,又通过这一战得知孙坚军的战斗力远非自己这支由流寇组成的樊城水军可比的,而且襄阳方向迟迟没派出来援军,张虎投降的心思便渐渐活泛了起来。

  名士的作用有多大?刘表得名士蒯良蒯越之助而得以迅速掌握荆州,曹操因杀了名士边让而使得兖州世家彻底离心,陈宫更是引吕布入兖州。可见名士在汉末有多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樊城被黄忠邓展率兵团团围住,与外界的联系彻底断绝。黄承彦便自告奋勇,向孙策提议,准备自己孤身入樊城,劝降陈生和樊城县长贝羽。

  “陈生和贝羽皆与刘表有隙,曽拥兵为寇,后因刘表势大而不得不降。今老朽愿孤身入城,为讨逆将军劝降两人,也让樊城百姓免去一场兵祸。”

  黄承彦身为江夏名士,不仅影响力大,而且与张虎是同乡,他愿意去樊城说降这两人,比其他人都有把握。

  孙策向孙坚汇报,孙坚求之不得,如果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樊城,他乐意至极。

  说干就干,在得到孙坚同意的第三天清晨,黄承彦便带着他那个歪了嘴的葫芦,领着黄月英,趁着大雾,驾着一叶孤舟,出现在了张虎的营门外。

  黄忠这几天兵围樊城,他派了几次士卒突围去襄阳求援兵,都是有去无回,张虎心下便知大事不妙,却无计可施,不知如何是好,正头疼着呢。见到算是自己乡党的黄承彦前来,是又惊又喜。

  黄承彦告诉张虎和贝羽,刘表已被孙坚困在襄阳城中,想翻盘是没有希望了,希望两位将军多为自己和部下考虑考虑,又悄悄告诉两人,蔡家已经投靠了孙坚,而蔡瑁还在襄阳城里面。

  两人本来对刘表就没有什么忠心,听黄承彦这么一说,更是对刘表的未来彻底死心,结果不用黄承彦再说什么,张虎和贝羽就决定向孙坚投降。

  两人跟随黄承彦前往孙坚的大营,拜见孙坚。孙坚十分高兴,保留两人的职位不变,只是将编制削去了一半。

  不到一天时间,襄阳彻底成了一座孤城,刘表再也没有了外援。

  得知张虎和贝羽向孙坚投降,刘表气得大骂不止,但却无可奈何,只能据城死守,等待着传说中的袁绍来救自己。

  趁着劝降张贝,拿下樊城的功劳,黄承彦向孙坚推荐了庞山民。

  得知庞山民是庞德公的长子,孙坚心中十分高兴,欣然同意。而庞山民也是十分高兴,对于孙坚任命他担任军中书佐一职,痛快地同意了。

  荆州世家的态度在慢慢转变,渐渐地向孙坚这边靠拢,庞山民一事就是明证,孙坚心中得意,更是加快了对襄城的攻打,以求能够尽快结束战争。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07270/150283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