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重生之农女致富攻略 > 第55章 回家过年

第55章 回家过年


  年货需要买的很多,许阳三人逛了一圈,买了一些干蘑菇红枣等等。

  过年炖汤,红枣是必不可少的,用来炖鸡汤,炖排骨汤都是好的。

  而且赵氏刚生过孩子,本来内里就比较虚,红枣能够益气补血的,对生产后的女人,是大有好处的。

  陆氏则是考虑女儿,因为女儿虽然白,但是瞧着却不是有多少的红润,内里怕是比较虚的,所以多买了一些。

  红薯粉是陆家很早就做好的,如今已经晒干了,陆氏直接从娘家买。

  像是一些黄花菜啥的,买得也是很快。

  肉和蔬菜,瓜果这些,等到过年前再买。

  糖果和瓜子倒是买了不少,之前家里穷,没舍得买多少,今年稍微宽裕了一些,就想着多买一些。

  逛了一下午,眼瞧着陆大郎也忙完了,于是,陆氏就不留他们了,周氏和陆大郎带着一堆年货回家了。

  夜晚,对许家二房来说,是安静的,明早又是崭新的一天,又是要赚钱的一天,他们要早些休息。

  但对于还在乡下的大房和三房来说,今天是一个折磨。

  汪氏躺在床上,看着屋梁,终究是意难平:“看不出来啊,二房真是个老狐狸,之前分家还以为就咱们家积攒了银子,谁知道,二房的银子比咱们的还多。”

  “二房三房应该都有一些银子,你想啊,咱们都能偷偷的攒下来,他们应该也行。”许大郎唏嘘道。

  “三房的确是攒下一些,瞧着应该是不多的,不然明年三郎念书,他们也不用如此愁眉苦脸了,最多是攒下几两银子,比咱们少,可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二房攒下的银子,比咱们多多了。”汪氏气得牙痒痒。

  平时看着最老实的陆氏,私库竟然有这么多的银子。

  汪氏越想越嫉妒。

  “为何?”许大郎一听,惊了,他以为三兄弟中,私库银子最多的,就是大房了。

  “今天老三媳妇拿着绣品去镇上卖,看到陆氏和她娘家人直接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了一百个手帕,二十两银子啊。”汪氏想起来,就是眼红得很:“而且去镇上租铺子也要银子吧?生活也要银子吧,他们竟然能不借钱就做得到,指不定分家的时候,手里都有二三十两银子。”

  “这么多?”许大郎惊讶,想了一下,道:“可他们租的是陆家那边的铺子,指不定不急着给银子。”

  “可不管怎么说,今天花了二十两也是事实,而且身上穿着的都是新衣裳,指不定当初分家,加上娘分给的,手里也有二十两银子,明年又去镇学,一年要花十两银子呢,反正二房比咱们想的要有钱。”汪氏烦躁道。

  这刚分家,她还在愁着银子的事儿,陆氏却已经能把孩子的事儿都给整顺了。

  以后就连许阳,嫁妆都是少不了的。

  汪氏越想心里越发的堵,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错。

  一个月前,明明是二房的日子过得更差来着,可不到一月的功夫,二房的日子越发的好了。

  “可能是镇上的生意好做,等过完年,咱们也去镇上卖包子。”许大郎只能这么解释了。

  “成,我的手艺还能输给了二房不成?”汪氏也是很自信的。

  而在对面的三房,则是没有这么好过了。

  许三郎因为念书的缘故,几乎是沾到了枕头就睡着。

  一双儿女也是年纪也小,睡得很快。

  刚和许三郎闹腾完,本来是有些腰酸的,加上今天去镇上,的确是累得厉害,可就是睡不着。

  她忘不掉脑海里的画面。

  陆氏将二十两银子给掌柜的画面,她那一刻,觉得刺眼。

  许三郎已经呼呼大睡了,还打了呼噜,小姜氏满心的话,却不知道能和谁说,想来想去,只能烦躁得睡不着。

  夜深了,外面起了秋风,有点冷了。

  瞧着怕是要在过年前,要下一场雨。

  南方素来如此,过年之前下场雨,到了过年的时候,又热得厉害,等年后,就到了梅雨天气。

  所以年前这一场雨,大概是之后到明年冬天最冷的时候了。

  但就算是下雨,来买包子的人依然是不少。

  加上临近过年,许多的孩子手里也开始有了一些零用的银子,都跑过来买包子。

  这一来二去的,二房的生意竟然是越发的好了。

  加上陆大郎这边,早饭都是从这边拿去的,别人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就好奇这是哪家的包子。

  这个镇上,多数人买肉都是去陆大郎那边去买,所以,陆大郎稍微一传播,镇上就有不少人很好奇,这是啥玩意儿?

  于是都过来买,买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是欲罢不能的。

  就连芋头味儿的包子,都是格外的香。

  许多人早上就算是多走一些,也乐意,只要是好吃就成了。

  忙着忙着,到过年了,临近过年这几天,他们的包子铺在八天内,赚到了八两银子。

  着实是太让人惊讶了。

  加上之前的三十二两银子,一共是四十两了。

  年货买得差不多了,陆氏又拿出三百文,买了肉啥的。

  腊月二十九,早上开了包子铺,赚了最后一天钱,拿到了五百文后,收拾收拾,便回家了。

  从镇上回去,王铁根的牛车还在,看到他们大包小包的走过来,立马过来帮忙,道:“我以为你们不会去了呢。”

  “怎会?”许二郎笑了笑,道:“刚来镇上,也不熟悉,自己过年也没啥意思。”

  “哈哈哈,今年不习惯,我怕你以后就习惯了。”王铁根莞尔。

  二房的人不可置否。

  以后,肯定是会习惯的。

  从镇上回去,陆氏买了一条大鲈鱼,用来做鱼汤正好。

  鲤鱼倒是不急着买,要到明天的时候才买,不然会有味儿的。

  鲤鱼给人的印象是好运,过年前煎了一条鲤鱼,留给大年初一,意味着年年有余。

  不过,那是明天的事儿。

  陆氏一共是做了五十斤的腊肉,成品也有二十来斤,陆氏卖出去二十斤,赚了不少。

  剩下的还有几斤,陆氏提着。

  村里不少人都看到了。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97372/1008146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