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三国创业日记 > 第五十章 权力公地引发政治危机

第五十章 权力公地引发政治危机


  中平六年,整个大汉乱成一团糟。

  各方势力是你方唱吧我登场,角逐者朝廷最高的控制权。周义犹如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这场闹剧。

  三月,汉灵帝刘宏薨,少帝刘辩即位。少帝年幼,外戚何氏专权。灵帝时的外戚董氏不服,形成两朝太后外戚争权的局面。

  十常侍联手何氏,出去前朝外戚董氏以及忠于董太后的西园军首领蹇硕,掌握朝中大权以及西园军。

  深受党锢之祸迫害的士族,鼓动外戚何进诛杀十常侍及宦官集团。宦官集团是皇权的延伸,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力保宦官。

  何氏外戚分裂,何进想要除去宦官可是又不想和姐姐何太后彻底闹翻,就想借地方军人的势力来洛阳勤王。凉州董卓,并州丁原奉旨进京。

  十常侍先发制人,矫诏何进入宫,将其诛杀。士族领袖袁绍与何进部下联合清剿宦官。宦官张让,段珪等宦官劫持少帝离开洛阳。

  董卓入洛阳,平息士族与宦官的争斗,迎接少帝回宫。收服何进留下的势力,干预朝政。

  丁原来晚一步,致使董卓先行入城,只得屯兵城外。官拜执金吾,制衡同为军人势力的董卓。

  短短几个月里,宦官,外戚,士族,地方军人都登上了政治的舞台,最后宦官和外戚覆灭,军人集团成为最大的收益者。士族在这场斗争中起了大早却赶了个晚集,没捞到好处。

  不是周义不想干预这段历史事件,而是天高地远,有心无力。周义现在的势力还太过弱小,幽州还没有搞定,凭什么在全国的政治中心站住脚。

  拉长历史的尺度,这只是一次老皇帝死后,皇帝权力的变更过程。

  试问那一次皇权的更替,不是惊心动魄。

  夺嫡战争从来都是血腥和残酷的:

  幼龙张目,喋血宫门的事件时常发生;

  众子夺嫡,祸起萧墙也屡见不鲜;

  兄弟相残,同根相煎也大有人在。

  周义又不是刘家皇帝的保姆,不会为了汉灵帝刘宏的烂摊子负责。民主社会过来的人对皇权并不感冒,肩负的是这个民族兴衰的责任,而不是某家皇室的荣辱。

  汉灵帝刘宏要对这次宫廷政变,负主要的责任。帝王心术玩的过了火,伤及自身,彻底了断刘氏皇室的族运。

  宦官,外戚,士族,军人是汉朝政治的四根支柱,瓜分了政治权利,相互制衡而又相安无事。刘宏为了自己皇权的稳固,就在这四个势力权利之外,又预留出一块公共权利。

  谁能得到这块公共权利,就能压着其他的三个势力,成为皇权之下的第一人。平常就让这四个政治团体,为了公共的权力,争来争去。汉灵帝只要在中间维持平衡即可,保证这个公共权利落不到任何一个政治集团手中。

  就好像用一根绳子系着香蕉,悬挂在屋顶,可是绳子的另一头在汉灵帝手中,下面的四只猴子为了香蕉打的你死我活,可是还是得不到香蕉。汉灵帝看的是拍手叫好。

  几次党锢之祸就是政治集团争斗想要得到公共权利的直接后果。可是现在汉灵帝撒手西归,香蕉掉在了地上,那四只猴子都有机会得到香蕉,大打出手,争斗也就更加残酷。

  而事实上,为了这个权利的公共香蕉宦官和外戚直接覆灭。

  从某种意义上来书,这也是公地的悲剧。

  如果说一片牧场属于大家共有,十户人家一同养殖牛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家养的牛羊越来越多,导致草场退化,这时候就会有村子里的德高望重者出来协调各家养牛羊的数量。草场倒也能维持下去。

  可是某一天,这个德高望重者去世了。就会有人偷偷的多养一头,再然后大家都会多养一头,两头,直到草场退化。看着草场一天一天的荒芜,也有理性的朋友会控制自家牛羊的数量。

  可是总会有不自觉的人发现,因为你养的牛羊的数量少了,草场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就会再多养几头。那些理性的人也会放弃自己的坚持,开始多养牛羊了。

  如果他们还坚持少养牛羊,那么最先淘汰的人一定是他们,因为他们养的羊最少,抗风险的能力最低。

  于是牛羊越养越多,牧场越来越荒凉。大家都知道这是在自掘坟墓,但也都知道,即使你不掘,别人也会掘。掘是死,不掘也是死。如果可以多掘一点,可能死得时候还能死的好看一些。

  这就是公地的悲剧,悲剧的要素不是悲伤,而是不可避免。任何逃避都是徒劳。

  这是汉灵帝亲手造成的局面,大汉的政治集团都要去抢这块权力的公地,失败者就要被淘汰出局。

  而现在残酷的生存竞争游戏才到中局,而公地悲剧的逻辑会使的参与游戏的人,一个一个消亡,到最后胜者只有一个,或者一个都没有。

  如果没有外来变量来打破这种格局,最终的结局就是毁灭。

  就好比路边有一颗苹果树,大家渴的时候可以来摘苹果。慢慢的人们就会发现,红苹果没有了,大家就会去摘青苹果,青苹果没有了,大家就会去摘小苹果,到最后没有苹果可摘于是人群一哄而散。

  大汉的威严就是在众人的争相摘取中,化为乌有。洛阳城也在众人的相互争斗中,成为一片废墟。

  最后曹操拥有了这可苹果树,才终结了乱局。

  正如曹操所说:“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朝中还是有那么几只与众不同的猴子,不应该说朝中还是有几个聪明人的。比如说卢植,皇甫嵩等人。卢植在编写尚书,只是在少帝被张让挟持离宫时,迎接少帝回宫,而大汉的战神皇甫嵩在洛阳边上守皇陵。年初的时候,皇甫嵩凭借一万乌桓铁骑平底西北羌族内乱之后,就被刘宏剥夺兵权,派去守皇陵。乌桓铁骑也留在了西北交给董卓,此次也被带来了洛阳。

  许多朝中的重臣和周义一起观看了这场宫廷的丑剧,皇室争斗大家都躲得远远的。

  在夺嫡的斗争中一个不留神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大家都是身处高位,没有必要为了这点权力冒太大的风险。等皇位稳定下来,朝廷的运转还的靠朝臣。只是大家都没想到,局势愈演愈烈,最后会演变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当然,此时的形式也没有历史上那么糟糕。

  因为丁原和董卓针锋相对,谁也奈何不了谁。西凉铁骑是不错,可是并州狼骑也不是浪的虚名。都是在和胡人的斗争中训练出来的军队,战斗力不想上下。

  西凉军中有华雄,牛福等大将,但是并州军中有吕布,张辽等人,一时间是棋逢对手。因为吕布的勇武并州军还压着凉州军一头,让董卓好不郁闷。

  吕布入洛阳可不是丁原义子,并州军主簿的身份。吕布官拜平奴都尉,丁原是没有能力收丁原为义子的。丁原虽然是并州刺史,也不过是被朝廷封为武猛都尉。即使这个都尉比吕布的权力大很多,但是职级上是一样的。

  因为吕布老家在并州,丁原才把吕布召到麾下,独领一军。吕布的小伙伴张辽,高顺等人也陆续参军,到丁原账下效力,谁让丁原是父母官。

  董卓手下李肃是吕布旧识,前来劝降吕布。送上良驹宝马赤兔,外加钱财无数。哪知道,吕布已经不是当年和李肃相识时的那个小子。那时候的吕布就好像是山沟里出来的一样,没见过什么世面,为人贪婪。

  可是现在,吕布长期处于高位,习惯了上位者的思考方式,自然看不上这些钱财。直接赶走了李肃,赤兔也不要了。

  孙子兵法都没读过,还来这里用间,我吕布就这么不值钱吗?孙子兵法中最后一篇可是讲怎么用间的。给人贿赂是最低级的用间方式。

  虽然赤兔是万里挑一的宝马良驹,可是咱的抱月乌骓也不差。

  “吕哥,我可是越来越看不懂这洛阳的局势了。”李肃走后,张辽向吕布说到。

  “文远(张辽字),莫说你看不懂,我也糊里糊涂。顺子,你怎么看这局势。”吕布叹了口气,转身把问题抛给了高顺。可以的,学会踢皮球了。

  “我们身为军人,是要在边关杀敌立功的,可是这在洛阳打来打去是什么意思。朝中的权力有什么好争的,有这功夫还不如回边关杀敌。”高顺是个直性子,不过这政治能力几乎为零。这样的军人才是纯粹的军人。

  “侯爷曾经说过,我等生出边关,相信武力至上,并不明白中原的政治逻辑。让我们以后有机会进入中原的时候,要小心行事。现在看来侯爷说的对。”吕布听了高顺的话,再次感叹道。

  “就是,侯爷这两年升官可是够快的,都幽州牧了,比丁刺史的官都大。如果侯爷在,一定知道董大人,和丁大人在争什么。”张辽有些羡慕周义的境遇。侯爷就是周义,还是当年的称呼,习惯了。

  “要不,我们派人问问侯爷?”沉默了一会,三人同时开道。

  “算了,太远了,我们只要按兵不动,守住本分即可。”吕布又改口说到。

  吕布想要做到问心无愧,可是丁原会相信吗?

  自从李肃走入吕布的营帐,吕布就中计了。

  反间计!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82617/942033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