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农民天王 > 第五十四章 热火朝天

第五十四章 热火朝天


  “发酵剂不要加这么多!按照10公斤发酵剂2.5吨秸秆的比例添加。放多了浪费!”

  杨庄村打谷场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正在给眼前的众人讲解制作青贮的注意要点。

  小伙全名许鹏程,豫省人,长得干干瘦瘦的,穿着一件牛仔外套。这是杨元这次出门考察青贮市场的时候,专门请了回来做青贮指导的专业人员。

  在他们那里,基本上家家户户会制作青贮饲料,根本没有什么需要技术保密的,在杨元给了个无法拒绝的价钱后,二话不说,便收拾东西坐车赶来了。

  “这些秸秆收回来后,堆在这里的时间有点长了。上面的干,下面的湿,湿度不均匀,所以不能直接密封发酵。干的部分必须加水,增加湿度。

  判断含水量够不够,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这样,用手抓一把青贮料,要做到指缝见水不滴水,松手后成团不散,这样才行。”

  站在一边听讲解的有十多个人,其中还有不少是妇女。

  杨元雇人也没村里大肆声张。

  让杨妈先去本家亲戚家里转了转,看看有没有想干的,人数不够的话,再找惯熟的凑凑。

  虽说不是啥稀罕营生,但是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原则。

  不然以后消息传开了,懒得听亲戚间的那些小话儿。

  今年有收割机的缘故,收秋收的快,早早的便闲下来了。村里的男人们要打工的,早已经动身了。

  但是杨妈说的活儿不重,就是拌拌料,装装袋子,一些简单活儿,一天就给八十。

  村里的女人可没有城里的精贵,哪家女人不下地干活。

  一听这活儿比平常的农活还省力,还给这么高的工钱,二话不说,都急巴巴的要来。

  杨元这时也在不远处听着。

  按照事先谈好的,许鹏程只是来教授青贮技术的,教会后,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

  所以杨元要盯着点,看看对方会不会敷衍自己。

  徐鹏程讲解完要点和流程后,开始动手指导这些人制作青贮饲料。

  加水、混入秸秆发酵剂……

  混合充分后,装入青贮袋,再运到封口机前,压线粘合密封,最后一个个整齐的堆放在一边。

  徐鹏程见干的有模有样,叮嘱了几个容易出疏漏的地方后,见到杨元在一旁抽烟。

  凑上来,接过杨元递的烟,点燃后,冒了口烟道:“杨哥,你们这青贮做的稍微有点晚了,玉米熟的太透了,那秸秆有一半枯黄了。应该早收几天,秸秆越绿越好。”

  杨元做青贮秸秆这主意纯粹是临时起意的,原来就是想收点秸秆喂野猪。哪里想这么远!

  再说这收玉米都是按节气的。

  对普通农民来说,就为了多长几颗粮食,可不管它秸秆枯不枯。反正秸秆也没啥用。

  明年要是提前收秸秆的话,说不定能早点。

  不过杨元估计,今年自己青贮做开后,明年这玉米秸秆,肯定就没人扔地里烂了。

  像今年这样便宜的价格,那可收不到了。

  “嗯,今年刚开始做,没有经验,你看看还缺什么,赶紧置办。”

  “不缺啥了,青贮好做,难做的是储存。你们的青贮窖挖好了吗?

  这种青贮袋,方便归方便,但存放的时间太短。

  青贮窖密封的效果最好,满满的装上一窖,放上一年都没啥问题。”

  青贮袋装的是为了现卖,但是杨元的规模弄得大,现在四台收割机,马不停蹄的收割,光是装袋肯定不行。

  “已经挖好了!现在还有几个正在抹地坪,四周砌墙,很快就完事儿!再稍微晾一两天就成!”

  青贮窖就是挖个大坑,地面和四周全水泥抹平,到时候铺上塑料布,将青贮秸秆装好后,再封口就行。

  其实没啥神秘的,最关键的就是密封性好就成。

  因为青贮的本质就是酵母菌在潮湿、含糖、缺氧的环境中发酵,而秸秆上的腐败菌会在这种环境中死亡,之后随着酸性增加,酵母菌也停止发酵。

  所以只要保持住这种环境不变,青贮饲料就既不会腐烂,又不会干枯,可以长期储存!

  为了挖青贮窖,杨元专门雇了两台挖掘机,在南谷沟的荒地里,直接一口气挖了十个大窖。

  一个大窖放三千吨青贮都没问题,绝对不愁没地方贮存。

  现在十个大窖已经完工五个了,里面的水泥稍微干干,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小许,打谷场上的这些就全部装青贮袋,你把这边的工序都交代好。等那边的青贮窖干了后,收回来的秸秆就不往这边倒了,直接拉大窖那边去,咱们现做现贮,你看这样行不行?”

  许鹏程比杨元还小两岁,他们那边由于做的人太多了,谁家做的规模都不大。

  没想到眼前只比他大两岁的年轻人,光是收割机就弄了四台,一天光是往回拉秸秆的车就跑个不停。

  那大窖他看了,要是全装满,最少能装几万吨青贮。

  可真了不得!

  “这样最好了!青贮就是现切现贮的最好,你是直接用收割机切好的,我们那边都是在青贮窖旁边摆着切割机,直接将整的秸秆铡进青贮窖!比你这还麻烦!”

  “行,那就没问题了,你这几天辛苦点,等大窖好了后,你再指导他们怎么装窖!这些都弄好后,你就可以回去了!”

  “嘿!不着急,不着急!等他们都熟练后,我再回去也不迟!”

  许鹏程笑嘻嘻的点了点头!

  不怪他有这么好的态度。

  实在是杨元给的钱殷实!

  他早算过,最多在这里待半个月,就能将青贮的全部技术传授下来。

  而杨元直接给了他两万块!

  杨元见大家干的有模有样,也就不准备在旁边待着了。

  杨妈找来的这些人,不是叔叔大伯,就是姑姑婶婶什么的。

  他不好干站在旁边盯着,看起来像个监工似的。

  这边一袋袋的封口,那边一车一车的往回拉。

  添了两台收割机后,光是为收割机服务的三轮车,就有八辆,将村里能用的三轮车都用上了。

  连住在上水村大舅家的那辆破三轮,杨元都找人开了回来。

  除了这些,杨元又订了十五吨的柴油,可把先锋加油站的老板高兴坏了。也不装桶了,直接派了个小型油罐车送油。

  目前在杨庄村,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就是杨元了。

  光是给杨元开车收玉米的就十多个人,现在又雇了十几个人在打谷场做青贮。

  在南谷沟,还专门找了个小包工队,在没日没夜的砌大窖。

  看的村里闲着的人眼馋的不行。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50122/761458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